来自克劳锐咨询的数据,中国 MCN 产业的几个趋势:
(1) 对比前几年直播带货的大爆发,2020年增速大幅放缓,目前维持在2万家左右;
(2) MCN 机构人员规模趋于稳定,~150人是一个主流数字;
(3) 90% 的 MCN 机构营业收入不到千万,头部占有多数份额。
MCN (Multi-Channel Network)机构将不同类型和内容联合起来,通过平台(视频、电商、社交)实现商业变现。
MCN 源自 YouTube ,不知道 Network 这个词的使用,是否参考了美国电视网的 “网” 一词。
KPMG 汇总了一张图(图2)对比了中美 MCN 的差别。
最大的差别是,美国 MCN 最活跃是在视频网站(YouTube)、中国则是在各种电商环境。
品牌方付出的佣金占 GMV 20~30%。
资料来源于今日网红及中金公司研究部 数据统计自映客、花椒、一直播、美拍、陌陌、火山平台,统计时间为 2018.1-2018.6,头部主播为六个平台上143.8 万主播中收入排名前 1 万的主播,收入以直播打赏、签约费等为主。
MCN(Multi-Channel Network),一种类中介和经纪公司,上游负责对接优质内容,为网红持续生产内容提供更多帮助,下游 则寻找推广平台,帮助网红变现商业价值。
MCN 的变现模式主要包括直播电商变现、 短视频及衍生广告变现等方式,围绕其旗下的网红 IP,衍生出电商、版权、社群、 经纪、营销等业态
2019 年中国拥有各类 MCN 机构超过 6500 家,相比 2015 年提升 40 倍,通过专业化的运营体系,MCN 可以 在内容、流量及商业层面对网红进行赋能。
目前国内盈利的 MCN 机构并不多, 艾媒咨询认为:中国当前能实
YouTube 上面的 MCN 和博主即使粉丝很多,其广告含金量以及影响力仍然远逊于传统媒体的红人。
这个时候,平台方就需要发力了,YouTube 2013年发起了大规模的营销攻势,而是遵循好莱坞和传统媒体的玩法进行广告推广。
效果很明显,改变了产业界对 YouTube 名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