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Intelligence 有望被认为新一代 iPhone 的 Killer Application。从 AlphaWise 在全球代表性国家 iPhone 15 买家的消费者调研看,升级后的 Siri 最受消费者关注。
其次是图像相关的增强和 ChatGPT 的集成。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2019 - 2024 年,随着时间推移,4+ 年以上的老游戏在移动游戏的收入占比中不断提高。
这背后可以得到几个启示:(1) 老 IP 生命力持久;(2) 新作吸引力不够;(3) 用户土壤 “老化” 等。
这些可能体现了市场更贴近 “大存量时代” 的特征。
IDC 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印度的手机出货量为 1,110 万台,同比下降 9.7%。印度的移动市场面临调整期。
从智能手机的品牌份额看,Vivo 和三星一直位居前两名。Apple 连续五个季度进入 Top 5。
根据 Electro IQ 在 2025 年 1 月发布的研究,国际市场领先支付服务商 Stripe 的市场构成中,北美仍然是最重点,贡献了 70.2% 的业务量,其次是欧洲(15.8%)和亚太(7.9%)。
这个结构也和互联网经济的大盘类似,比如拉丁美洲和非洲极低的占比。
Electro IQ 数据显示,国际市场网站和 APP 存在多种在线支付工具。从份额看,PayPal 以 45.52% 的份额答复领先对手。Stripe 和 Shopify Pay Installment 以17.15% 和 15.68% 的份额位居第二三名。
其他玩家的份额普遍就很小了,即便是 Amazon Pay 也只有 2.62% 的份额。总体来说,在线支付市场目前仍然是一种长尾化特征。
SellCell 针对美国 2,000 余名消费者进行了新款 iPhone 和三星 Galaxy 的调研。
一个有趣的反馈是:73% 的 iPhone 用户和 87% 的三星用户表示其手机的 AI 功能几乎没有价值。
Felicis 列举了 2014 年以来,1% 头部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金额,占当年所有 IPO 融资金额的比例。
从整体看,比例在 20~40 % 居多。
金融时报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 2013 以来十年多时间,外资银行和投行在中国境内交易所的 IPO 融资份额。
2010 年是外资银行参与的最高峰,随后处于低潮。到 2024 年 11 月底,外资银行获得份额为零。
大存量时代,大型公司基本都面临主力业务放缓的局面。如何获得新的增长机会,进入新领域,或者如何保持财务的健康度,Apple 其实是非常好的标杆。
附图是 Apple 最 “主力” 产品 iPhone 的历年出货量。如果只看增减数字,很多大企业都不比 Apple 差吧。
产品市场匹配(PMF)是科技行业新产品上市的一个关键阶段,通常意味着市场已经认可该产品,并且保持保持很高的规模化发展。即便不投入营销资源,产品销售也可以自然增长。
Benedict Evans 提及了一个观点,即便是 iPhone 前 12 个月只售出了 540 万部,直到 2010 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销售提速。
而 Apple 的另一项传奇产品 iPod 则经历很漫长的时期才达到 P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