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云公司(Amazon、Microsoft、Alphabet/Google、Meta)在 CAPEX 的投资达到新的高度,2025Q2 单季度的投资额接近 1000 亿美元。
#算力时代的超级马太效应
Sherwood 汇总了 Amazon、Alphabet、Microsoft 和 Meta 2020 年至今的每个季度的 CAPEX 投资额度。
2025Q2 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算力资源的格局优势愈加明显。
全球 CAPEX 开支头部 Top 4(Amazon、Alphabet、Microsoft 和 Meta)在 2025 年预计投资可达 3,150 亿美元。而 2022-23 CAPEX 规模才 1,500 亿美元左右。
如果再往前回看一下,十年前四家公司的 CAPEX 是非常少的。过去十年,在云计算和 AI 两大关键变量面前,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经营逻辑产生了巨变。
#重资产运营
巨头一方面有广泛的产品线,拥有各种创新充斥发布会和新闻头条。
另一方面,从产品销售和收入贡献角度,如果是大量产品,每个产品销售额又差不多,这个产品组合的 “经济性” 很可能是不划算的。
实际上,以 Apple、Amazon 和 Google 为例,最主力的那个产品线贡献了整个公司 50% 以上收入;而 Microsoft 的前三个产品线贡献了 69% 的收入。
Sonata Insights 绘制了一张图,对比了 Google 搜索、YouTube、Amazon、Facebook 等 “站内搜索” 和生成式 AI(Perplexity、Coilot)的每用户搜索次数和活跃用户体量(MAU)。
目前的生成式 AI 的搜索使用强度,还不及 YouTube、Amazon、Linkedin、Twitter 等站内搜索。
以往的科技创新更多来自创业公司,因为大量创业公司总能从各种细微角度发现裂缝型的机会,然后大浪淘沙,胜出者走向鳌头。
本轮 AI 科技浪潮有些不同,巨头占据,甚至主导了浪潮本身。
以核心元器件 GPU 为例,Nvidia 发售的 GPU 有很大比例是被头部互联网科技公司购买。下图展示了 Meta、Telsa、Amazon 和 Microsoft 四家公司的 CAPEX 投资与 Nvidia 市值变化的相关性。
曾几何时,以 CAPEX 为代表的重资产模式是不被看好的,认为 “模式太重了”。
全球云计算三巨头 Amazon、Alphabet 和 Microsoft 在 PPE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一直保持高强度的资本支出。
2019 年三家的投入还在 500 ~1,000 亿区间。2023 Amazon 超过了 2500 亿美元,Alphabet 和 Microsoft 也在靠近 1,500 亿美元。
Temu (拼多多旗下)和 Shein 两家源自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正在 “精耕” 美国市场。Shein 的用户量爬坡早一些,Temu 则是 2023 前后在迅速崛起。
贸易战以来,Tiktok(字节跳动)、Shein 和 Temu(拼多多)很多程度改变了美国本土市场社交视频和电子商务格局。
宏观环境未必是积极正面,但对于具体玩家来说,机会总是有的。
根据媒体披露,2013 年时 Amazon 在其库房部署的仓储机器人约为 1,000 台,2014 年则增加到了 1.5 万台左右,随后开始有一个规模上量的爬破过程。
到 2023 年,Amazon 应用的仓储机器人数量达到 75 万台左右,过去三年增速达到新高。
Amazon 预计 2023 将配送 59 亿个包裹,超过 UPS 2022 年的 53 个和 FedEx 的 33 亿个,而预计后面这两家物流巨头在 2023 年的包裹数会下滑。
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配送原本是两个赛道,每个赛道都有自己的主导服务商。而产业边界的模糊在于,超级巨头会不断扩展,而老赛道的原有玩家就很被动了。
#无边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