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 和 3G 的退网正在成为全球各地运营商的重要议程。
关闭技术相对老化的网络,有诸多益处。一方面是减少在落后网络的运维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点是把这些无线频率释放出来,可用于 5G 等先进技术。
频率重耕(spectrum refarming)这个词很形象。
GSM 作为 2G 时代的代表性移动通信技术,已经上市了超过 30 年。截止到 2022 年,其仍然占据了全球 11% 的用户连接。3G 也占到了全球用户连接的 18%。
2G + 3G 之和达到了 29%(2022 年)。GSMA 预计到 2030 年两者会收缩到 12%。
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对 2G 和 3G 网络退网的管理方式不同。即使在欧洲,运营商使用的策略也存在一些差异。
爱立信认为物联网对 GSM 的依赖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使用的大量设备都具有内置 2G 支持,并且比普通蜂窝设备的寿命更长。3G 物联网支持的电子设备与移动设备寿命相当。
对于运营商来说,关闭 3G 可能带来很大的价值,因为大量的频谱可以用于 4G 和 5G 网络,而关闭 2G网络却做不到这一点。
从频谱的角度来看,保留 2G 服务只需投入非常低的成本。
过去十年 GSM/GPRS 物联网模组的价格优势,推动了蜂窝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随着 NB-IoT 的规模起量,以及工信部对物理网发展意见的指导精神,产业各方在推动原有的 2G 物联网向 NB-IoT 和 Cat-M 的迁移,而高速需求场景则希望迁移到 4G 和 5G。
附图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研究,国内 2G 移动物联网前六类业务场景为:(1) 车联网;(2) 共享行业;(3) 智能金融;(4) 智能表计;(5) 集成服务;(6) 消费电子。
每一代移动通信都有其生命周期,随着 5G 的批量商用,2G 和 3G 的退网事宜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GSMA 统计了近年 2G 和 3G 的退网情况(累计),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累计有 61 张 2G 网络和 46 张 3G 网络会关闭。
由于涉及到大量历史资产的重用问题,网络退网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或者经济问题。例如:大量的基于 2G GSM 的物联网应用,因为历史久远,对应的通信模组、甚至生产类设备能否升级,以及费用谁出都是问题。
就升级角度,智能机的限制则少得多,因为消费者自己愿意换掉旧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