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香港人工智能应用调研 - 算力需求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针对 216 家本港企业调研显示,44% 的企业反馈算力不足时最大挑战。

而解决算力的办法,71% 的反馈是使用云计算服务商的算力服务,31% 会使用内地的超算中心,26% 会使用海外的超算中心。

从超算中心的影响因素看,价格、数据安全和性能是 Top 3 因素。

2022-08-04
香港市场的移动用户和 IoT 连接用户数

看到 GSMA 的一组数据,围绕香港市场。总计 1,500 万连接中,移动电话接近 1,400 万,IoT 连接只有 100 多万。

对比而言,中国大陆 IoT 连接数已经非常接近移动电话数,估计今年就会超越。

不同市场的差异居然可以这么大。

2022-06-21
从香港千兆宽带用户比例看中国移动的千兆潜力

中国大陆正在加速推进千兆宽带的用户普及,围绕千兆宽带到底有没有需求等话题成为讨论热点。

我们可以用先行发达市场作为对比。以香港特区为例,700 多万人口,固定宽带总订阅量维持在 260 万户左右。

香港较早就开通了千兆宽带业务,截止到 2022 年 3 月,260 万户固定宽带中,有 149 万户为千兆及以上接入速率,占比为 57.3%。

截止到 2022 年 3 月,中国移动在大陆有 2.49 亿户家庭宽带用户。假设按照 57.3% 比例升级到千兆宽带,这就是 1.42 亿户。

从百兆级到千兆级,显然不是简单数字更迭,而更应是新业务、新价值的发

2022-06-21
香港固定宽带(Wi-Fi)的用户速率对比 2021Q4

OOKLA SpeedTest 用户测速数据显示,香港固定宽带(Wi-Fi)下行速率中值最高为中国移动香港(CMHK)达到了 250 Mbps。PCCW Netvigator (网上行) 实现了最高的上行速率 216 Mbps。

香港运营商提供了不同等级的固定宽带业务,例如,HGC(环电)提供下载速度从 6 Mbps 至 2.2 Gbps 的产品组合。

2022-06-21
香港运营商的 5G 速率 2021Q3-Q4

香港用户使用 OOKLA SpeedTest 测速数据显示,2021Q3-Q4 香港 5G 网络下行速率中值为 152.63 Mbps,上行速率中值为 22.38 Mbps,时延为 14ms。

中国移动香港(CMHK)获得了最高分数,下行 185.57 Mpbs, 上行 24.07 Mpbs。

可以对照的是香港所有用户(4G + 5G)2021年12月下行速率中值为 45.25 Mbps,上行中值为 10.55 Mbps。

2021-11-01
外包 vs. 自研:香港零售商的选择

各行各业对数字化浪潮的拥抱已少有异议,技术手段必然会成为企业关键的竞争力的一环。

这就带来典型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应该培养自己的团队,自主研发新技术好呢,还是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商。

附图来自 KPMG 的调研,针对若干重要的零售行业数字化技术的选择:

不同技术态度差别很大,数据分析被零售商认为是重中之重,自研比例最高(43%),而 机器人、5G、GPS 定位等则更倾向于采购自第三方。

2021-11-01
香港零售商获取顾客信息的方式和数据内容

附图来自 KPMG 针对香港零售行业的调研,围绕顾客信息的获取方式和数据信息。

获取方式角度:Top 3 是交易记录、会员注册资料和社交媒体。

获取信息角度:Top 3 是品牌偏好和购物习惯、会员计划和年龄。

一般来说,数据越多看起来越越好。实则得根据自己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如果技术和人才跟不上,数据多了不是浪费也是负担。

2021-11-01
香港与内地大湾区城市的支付工具对比

看到 KPMG 的一项调研,香港与内地大湾区城市的支付工具使用比例。

引发一个思考(设想):如果有工具渗透率达到 95% 以上,可认为市场已经入寡头主导阶段;而如果最高工具渗透率在 75% 左右,则市场分布更具有多元化。

当然,移动支付因为其特殊位置,结合监管等其他因素考虑,内地市场的新势力同样有机会(即便 1% 也是有意义的机会)。

2020-12-28
香港移动用户的 ARPU、DOU 和 5G 渗透率

围绕香港的移动市场,来自 Analysys Mason 的 2025 预测:

(1) 5G 渗透率:56.6%;

(2) 合约机用户渗透率:53.8%;

(3) ARPU:2020 年时低点,后续会有小幅微增,整体 ARPU 105 港币;合约用户为 135 港币;预付费 72 港币;

(4) 每连接每月流量使用 DOU:2020 年平均 4.5 GB,2025 年为 16.6 GB。

2020-12-28
香港电信市场空间 2025

香港电信市场近年呈下滑趋势,预计 2020 年总空间为 380 亿港币。随 5G 上市和 ICT 业务的发展,Analysys Mason 预测未来五年降幅将会得有效控制,维持在 370~380 亿港币的收入体量。

2021~2025 年移动连接角度,智能机和移动宽带(MBB)会基本打平,功能机用户会持续减少,IoT 会成为增长的主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