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 Invest 研究认为,美国市场单位互联网钱包(广义)用户的价值为 1,800 美元。其中,账户管理和支付价值为 250 美元,保险 300 美元,投资 150 美元,电子上午 100 美元。
最大头来自借贷 —— 1,000 美元。
UBS 和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一项成果发布显示,生成式 AI 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收入、成本、竞争)有哪些。
从研究结果看,无论是金融行业哪个具体领域,主要影响就是 “降低成本”,更确切的说是降低人力方面的成本。
由此可展开的话题是,AI 对人力的代替问题,有是代替是显性的,有的代替是隐性的,比如:降低了相关的业务需求。
BCG 预计到 2027 年,生成式 AI 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到 1,200 亿美元。
从行业细分看,金融行业会贡献最大的产值。其中,保险公司在 2025 年产值可达 20 亿美元,其他金融机构 2025 年可达 130 亿美元。
消费、医疗位居行业细分的第二三名。
某种角度,人类希望 AI 能更多参与到各种 “体力劳动” 的场景。但从各类市场研究预测看,生成式 AI 更多还是在 “脑力劳动” 上显优势。
IDC 咨询公司研究显示,2022 年中国银行业 IT 投资规模达到 1,446 亿元,同比 2021 增长了8.3%。预计在 2026 年将达到 2,213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11.2%。
其中,IT 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 2022 年为 649 亿元,同比 2021 年增长 10.1%。预计到 2027规模可达 1,4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7.1%。
就下图玩家份额看,金融 IT 解决方案的市场格局比较分散,还未出现 “赢家通吃” 的局面。
JP Morgan(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 认为 Apple 在发展银行类金融业务时有独特的优势 —— 掌握的大量消费者数据。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苹果拥有如此多的分销渠道,获得新客户的成本会比信用卡公司低太多。(注:美国现网 50% 以上手机是 iPhone)
“Apple Pay Later” 允许用户在购买商品时分四期付款、在 6 个星期内完成支付,没有利息与额外费用。这是 Apple 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直接向消费者贷款的第一个例子。
Apple 和高盛合作的储蓄业务,为美国客户提供 4.15% 的利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Mobile Money 是指基于手机的金融业务,主题是泛移动支付。和中国先进的移动支付不同,世界上不少地区还在大量使用现金交易。
这对于 Mobile Money 生态各环节的服务商和技术厂家而言,意味着大量的机会。
附图是 GSMA 针对一些发展中地区的调研。相当一些地方,由于当地的银行服务收费较贵,很多消费者愿意依赖手机(及手机账户)来获得类银行的服务。
互联网 “越来越不安全”,金融欺诈检测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根据 Juniper Research 的研究,预计到 2027 年基于 AI 的金融欺诈检测平台支持将超过 100 亿美金。
东北亚、 北美和西欧三个地区主导这一市场。
彭博商业周刊列出了美国数字金融(消费类)的三个主要类别和玩家,分别是:(1) 数字钱包;(2) 投资和银行;(3) BNPL (Buy Now Pay Later,先买后付) ,有些类似支付宝的花呗。
纵轴列出了每类玩家所支持的功能列表。华尔街一直有打造 “金融超市” 的想法,这些线上服务更加贴近这一目标。
美国老牌工业巨头通用电气(GE)宣布按照航空、医疗和能源进行拆分,组建三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2023 年GE 将初剥离医疗保健业务,创建一家精准医疗公司。2024 年初剥离能源业务,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GE Renewable Energy)、通用电气电力(GE Power)和通用电气数字(GE Digital)将合并为一家企业,定位能源转型。拆分之后,GE 将沿用现有的名称,成为一家专注于航空业务的公司。
WSJ 绘制了 1980 ~ 2020 四十年 GE 的收入构成和股价变化。
在 2000 年前后,GE 的声誉、管理方法论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影响力达到了
无论是以前流行的信息化,还是当前流行的数字化,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一直处于垂直行业的前列。
OMDIA 估计 2021 年金融行业的 ICT 需求可以占据整个市场的 19%,未来五年 CAGR 为 10.2%,处于较快的增长幅度。
从细项 CAGR 看,云服务增长为 16.7%,基础设施服务(数据中心等)8.0%,应用服务 9.5%。
网络连接每年降 2.5%(-2.5%),工作与协作每年 6.7% 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