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7
通过播客的大数据分析来展示投资市场情绪

SVB 硅谷银行做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其对 3,200 个关注一级市场的播客 Podcast 进行了跟踪分析,提出一个“Podcast Sentiment Index 播客情绪指数”。

自 2020 年新冠疫情开始,SVB 归纳出三个阶段:(1) 2020 - 2022 经济刺激期;(2) 2022 - 2023 炒作后遗症期;(3) Vibecession 情绪震荡期。

附图也披露了四个主题在这 3,200 个播客的情绪起落:加密货币、AI、能源和国防。

2025-05-25
全景式概览过去近三十年的美国风险投资

硅谷银行 SVB 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 1998 年到 2024 年,近三十年的美国风险投资的金额和几次主题浪潮在当时占据的份额。

2000 年前后吸引资金最大的主题是电子商务,2010 前后最大主题是移动互联网,而当前的最大主题是 AI。

留意,三次大的主题在当期的市场份额,一次比一次大。体现了风险投资越来呈现主题集中化的趋势。

2025-04-12
明星初创公司团队人员数量 2024 vs. 2025

Notion Capital 对比了入选其 Cloud Challengers Top 100 榜单企业在 2024 和 2025 年的团队人员数量。

2024 年中位数是 25 人,而 2025 年则为 14 人,同比下降了 40%。

借助诸如 AI 开发者工具、各种云基础设施服务,初创团队在很小的规模就有机会实现比较完整的产品服务交付。

#加速精英化

2025-04-12
Notion Capital 云挑战者 Top 100 入选企业的领域类型分布

在 Notion Capital 2025 版的 Cloud Challengers Top 100 入选名单中,开发者工具和市场营销是入选企业的最大品类。

同时,所有 100 家企业中,AI-Native 占 48.5%。

2024-12-06
美股上市公司 2019Q1 - 2024Q3 的季报关键字词频统计

IoT Analytics 针对美股 6300 家公司在 2019Q1 - 2024Q3 的季报进行了关键字词频统计。

2019Q1 Top 3 是中国、供应链和云。2024Q3 Top 3 是通胀、AI 和供应链。

2024-07-28
麦肯锡对新兴技术在应用曲线所处位置的评价 2024

新技术应用曲线(Adoption Curve)一般会把某项新技术从发明到大规模应用分为五个阶段:(1) 前沿创新;(2) 实验性;(3) 技术试点 Piloting;(4) 规模扩张 Scaling;(5) 完全的规模应用。

附图来自 Mckinsey 2024 版的技术展望,其对代表性新技术的应用状态进行了评价。

其认为高级连接、云和边缘计算、应用 AI、生成式 AI 都处于阶段 (4) 规模扩张阶段。其认为下一代的太空技术和量子技术还处于很早期阶段。

2024-07-28
全球新兴技术的岗位招聘数量变化 2021-2023

Mckinsey 对互联网上的代表性新兴技术的招聘帖进行了大数据分析。除了生成式 AI(Gen AI)之外,几乎所有罗列的方向的招聘帖数量均有下滑。

需要留意的是,生成式 AI 相关的岗位数量的绝对值本身很低。

工作岗位的招聘帖子的数量变化体现了这些新技术实际应用的现实。

2024-05-28
从 Google Trends 看 Vision Pro 和 ChatGPT 的发展里程走势

考量面向消费者侧的新产品,Google Trends 提供了一个大致正确的观察窗口。

我们选择 2022.4 - 2024.5 这两年多的时间区间,可以清晰看到 ChatGPT 如何迅速崛起,然后进入发展停滞期(用户增长角度)的。

而 Apple 被寄以厚望的 Vision Pro 一共两拨影响力高点,分别是产品发布会和产品上市。但下图也展示了明显的后继乏力。

2024-02-15
一图展示两百多年来的主要技术浪潮

ARK 基金绘制了一张带有科技史味道的大图,展示了 1780 年以来主要的技术浪潮,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此类可视化展示,有助于我们去寻找纷繁信息中的大的脉络。

比如,1800 年前后的蒸汽机,1850 年前后的铁路,1900 年前后的内燃气、电力和电话,1980 年前后的集成电路和 2005 年前后的互联网。

如果用增长幅度代表技术在当时的 “影响力大小”,1980 和 2005 的峰值高度是不及 1900 年的高度的。

ARK 预测 2030 年会形成新的高度,尤其是以 AI 为代表的新技术。到底有多高?还是泡沫,等待时间来检验。

2024-01-20
电信媒体和互联网行业三大类收入的份额变化 2026

如果把消费者上网相关的收入进行归大类,可以包括:(1) 互联网接入,通常是电信运营商负责的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收入;(2) 消费者在网上的各种支出,例如:购物、买内容或者游戏充值;(3) 广告,由商家来支付。

根据 PwC 的研究,2017 年,三大类中收入占比最高的是消费者的支出,占比达到了 40%。广告的收入占比不到 30%。

预计到 2026 年,广告占比会提升到 35.1%,成为收入第一大类别。而消费者开支部分则下滑到 33.5% 位居第二位。

互联网网络接入部分的份额整体稳定,2026 年为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