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tr 对比了美国用户对代表性新闻和媒体网站在 2024.7 ~ 2025.7 的访问量,绝大部分都呈下行趋势,其中 forbes.com 和 cnn.com 等知名站点降幅高达 30~50%。
Substack.com 一个以邮件订阅为核心的内容平台则获得了 47% 的高速增长。体现了 “严肃文字内容阅读” 赛道的新兴力量。
Similarweb 监测数据显示,ChatGPT 在 2025 年 3 月的访问量达到 45 亿次 (visits),同比去年提升了 154%。
值得留意的是桌面端和移动端的流量分布,桌面端是远大于移动侧的。体现了 “生产力工具” 的干活场景主要还是在 “PC” 上完成。
QuestMobile 监测数据显示,泛生活服务行业 Top 10 应用中,美团、饿了么、中国移动用户量位居前三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位居第 7 和 8 名。
从渠道分布看,中国联通、美团、大众点评和官方 App 占比高。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访问流量中 60~70% 来自微信小程序。
风险投资机构 a16z 于 2025 年 3 月发布的第四版全球 AI 应用榜单中,如果把上榜产品在 2024 年 7 月到 2025 年 1月的流量净增绝对值进行排名。
ChatGPT 在 Top 10 中遥遥领先,占据了 73.6% 的份额。
DeepkSeek 则是新增面孔中的最大赢家,拿到了 14.3% 的份额。
AI 应用的马太效应看起来是很强烈的。当然,也可以解读为,除了 AI ChatBots 外,其他赛道品类的 AI 应用仍然处于较早期的状态。
马斯克将 Twitter(X)的员工数从 8,000 余人降低至 1,000 余人之后,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用户访问流量创十二年以来新高。
越来越多科技产品的特点是,如果只看主业务,不需要太多人头。
ChatGPT 在媒体上的热议已经有几个月了。围绕 ChatGPT 的用户体量会有多大的讨论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网站数据分析机构 Similarweb 提供了一组数据,可以方便我们了解 ChatGPT 的用户访问规模的进展。
(1) 2023 年 4 月,ChatGPT 的用户访问到了 17.6 亿次;
(2) ChatGPT 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 bing.com;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必应搜索引擎虽然搞了很多年,但在搜索引擎的份额一直很小;
(3) ChatGPT 的访问量达到了百度的 60%;
(4) ChatGPT 的访问量只有 Google
Visual Capitalist 可视化了全球 Top 50 互联网站点(Web + APP),圆圈大小代表每月用户访问量。
我们可以很形象的了解到头部玩家的具体 “尺寸”。Google 以 851 亿次月度访问流量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