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生成式 AI 应用,ChatGPT 给业界展示了一个样本,如何从用户 User,到付费订阅用户 Subscriber,再到收入 Revenue。
截止到 2024 年 4 月,ChatGPT 用户有 8 亿户,付费订阅用户 2000 万,收入不到 40 亿美元。
X(Twitter)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高达 150%。其付费订阅权益会员 Premium 中捆绑了 Grok AI 权益,功不可没。
可以作为一个案例,AI 作为一种权益,如何提升传统业务的订阅收入。
车企对汽车的 “智驾” 软件收费是目前热议的话题。从 Box 提供商转变化类似 XaaS 服务商,是大部分车企的追求。
但对消费者而言,可能面临一定的 “心理接受度” 问题。Box 硬件商品为主形态和纯软件的 SaaS 还是有差别。
这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竞争。
互联网视频(长视频、短视频、短剧等)最典型的商业模式包括两种:后向广告收入和前向用户订阅收入。
PwC 的研究显示,消费者直接付费的前向收入将从 2024 年的 190 亿美元提升到 2028 年的 230 亿美元;而视频广告额收入将从 2024 年的 320 亿美元提升到 2028 年的 590 亿美元。
广告的增长率高于用户直接付费。
AI 辅助编程工具 Cursor 在 2024 年 10 月的年化收入 ARR 达到了 6,500 万美元,同比 2023 年的 ARR 仅为 100 万美元,增长了 64x 倍。
图 2 是 Cursor 的定价,Pro 版本每月 20 美元,Business 版每月 40 美元/每用户。
日经中文网绘制了一张图对比了 2005 到 2024 日本本土电视机市场的份额变化,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的电视机占有率从零基础增长到了 49.9% 接近一半。
有消息指出,因为日本 NHK(无商业广告的电视频道)是根据消费者的电视机来收费,每个月都需要交,只要电视机有天线。
而小米在日本的电视机有没有天线的版本,这个版本据说很受消费者欢迎。因为没有天线就不需要交 NHK 的月费。
电信运营商拥有大量消费者客户资源,基于这些客户关系提供其他丰富的生活服务、权益或第三方应用的 “订阅服务” 是常见的业务布局。
附图是 STL Partners 归纳了的代表性国际运营商的 Marketplace 订阅服务能力的对比。
Quilty Space 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截止到 2023Q4 SpaceX 其下星链 Starlinks 的订阅用户达到 265 万户,超过半数以上用户位于美国境内。
从用户属性看,95% 的用户为消费者,企业占比很低。乌克兰作为一个特别的客户群也占有一定比例。
自动驾驶一直是火热的话题,很多车企也配置了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的功能。但自动驾驶作为一项独立功能,并能从消费者处直接收到钱的并不多。
随着特斯拉 FSD 的规模上线,该功能规模性的销售也开始上量。根据 Bloomberg 的估计,特斯拉 FSD 在未来一年内可实现 8 亿美元的收入。
每年有 8 亿美元的自身造血能力,在自动驾驶领域也算遥遥领先了。
目前特斯拉 FSD 的定价模式,可以买断软件版本升级( 8000 美元 @ 美国市场),也可以采用 99 美元的月费订阅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Netflix 是主打纯用户付费的订阅模式,其流媒体视频服务是不含广告的。
近年随着用户增长的放缓,其开始推广含广告支持的订阅(费用可节省一些)。目前看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新增 40% 的用户都选择了带广告的订阅。
经济形势不明朗,消费者更愿意省钱时,用看广告来降低一部分订阅费用符合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