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的价值到底几何充满了争议,“收入在哪来”、“杀手级应用在哪来” 成为越来越多讨论的话题。
即便目前生成式 AI 收入并不多(领头羊 OpenAI 年化收入才 40 亿美元左右),但 Nvidia、Microsoft、Meta、Apple、Amazon 和 Alphabet 六家巨头股票市值净增长了 8 万亿美元。
百亿以内的收入增长 vs. 几万亿的股票市值增长。
#赚不赚
Ecoinometrics 对比了美股头部科技股、比特币和黄金在 2024 年(截止到 10 月底)的涨跌情况。
英伟达 Nvidia 增长了 170%,而比特币以 66% 增幅位列第二。
从2023 年 6 月到 2024 年 6 月,这一年间 Apple、Alphabet、Meta、Microsoft 和 Nvidia 共计花费了 2,080 亿美金用于这些公司的股票回购。
回购是维持市值的重要手段。
Morgan Stanley 绘制了一张图,试图展示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 AI 三个周期的全景图,从股票指数的角度。
其将 1993 - 2002 年作为桌面互联网的成长周期,2003 - 2012 年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成长周期。
AI 是否能作为一个大的主题周期,以及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其实是非常有争议的。毕竟过去二三十年,AI 起起伏伏好几个轮回了。
BCG 分析了标普 1200 强企业近三年的 TSR(Total Shareholder Returns,投资总回报)。如果把均值作为 1.0,则:
(1) 28% 的企业(Digital Incumbents)已经成功将其传统业务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其 TSR 获得 1.6 倍。
(2) 66% 的企业(Legacy Incumbents)传统业务还未实现其数字化转型目标,其 TSR 为 0.6 倍。
(3) 只有不到 1% 的互联网科技企业(Hyperscalers)获得了 2.9x 倍 TSR。
简单总结就是,不搞数字化肯定不行,数字化
疫情期间,视频会议服务商 ZOOM 是最有代表性的疫情概念股之一。
2019 年 ZOOM 上市后当日股价为 62 美元。2020 年 10 月 16 日,疫情隔离推动了大量用户涌入 ZOOM,其股价上升到了 559 美元。
目前 ZOOM 股价已经跌至最初的状态。
Bloomberg 引用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的研究,如果看每个月的投资回报率,S&P 500 (标普 500)的信息技术板块与 S&P 500 指数的比较中,2023 年 5 月是近二十年来首次超过 10 个百分点。
生成式 AI 和 OpenAI 的 ChagGPT 功不可没。
Financial Times 汇总了 1871 年到 2022 年美国股票和债券的回报率数据。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2022 年皆是最差的年份之一。
越是经济下行或动荡时期,现金流入比较稳定的行业,在发展势能上可能更具吸引力。
有的企业会借机逆市发展。
The Economist 披露,NASDAQ 100 家最大的科技公司自 2021 年 11月峰值以来,市值跌去了 2.8 万亿美元。
除五巨头领跌(Apple、Microsoft、Alphabet、Amazon、Meta)外,Robinhood(散户证券交易)、Peloton(家用健身器械与服务)这种明星公司也跌去峰值的 80~90%。
四月初,星巴克宣布,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正式回归,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
华尔街日报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舒尔茨在星巴克的任职时间与股价的关系。
仅从图表数字看,每当股票下行多了,舒尔茨就回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