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tr 对比了美国用户对代表性新闻和媒体网站在 2024.7 ~ 2025.7 的访问量,绝大部分都呈下行趋势,其中 forbes.com 和 cnn.com 等知名站点降幅高达 30~50%。
Substack.com 一个以邮件订阅为核心的内容平台则获得了 47% 的高速增长。体现了 “严肃文字内容阅读” 赛道的新兴力量。
Electro IQ 数据显示,国际市场网站和 APP 存在多种在线支付工具。从份额看,PayPal 以 45.52% 的份额答复领先对手。Stripe 和 Shopify Pay Installment 以17.15% 和 15.68% 的份额位居第二三名。
其他玩家的份额普遍就很小了,即便是 Amazon Pay 也只有 2.62% 的份额。总体来说,在线支付市场目前仍然是一种长尾化特征。
Mozilla 工程师 Dennis Schubert 通过其参与维护的 diaspora 开源项目的网站访问日志,在过去 60 天的 Web 访问请求中,有 70% 来自大模型公司的爬虫访问。
大模型公司的这种玩法,会在事实上对内容源头的网站产生类似 DDoS 攻击的效果,即大量网站开销来在 bot 机器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传统搜索引擎 Google 和 Bing 的爬虫只占了网站访问负载的 0.3% 不到。
传统搜索引擎和大模型理论上都可以给内容源网站引流,但大模型爬虫比例如此之大,越来越多网站会思考 “性价比问题”。
所有网站访问中,来
Similar Web 监测数据显示,google.com、youtube.com 和 facebook.com 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网站(2024年6月)。
中国的 baidu.com 和 tiktok.com 也榜上有名。
根据 CNNIC 的统计数据,2017 年中国境内网站数量高达 533 万个,处于历史最高点。随后五年网站数量持续下跌,到 2023 年 6 月数量为 383 万个。
网站下跌的原因很多,可能比较代表性的是创业浪潮消退,以及大量商户和应用类流量更依赖超级 APP 内的小程序或店中店。
可类别的逻辑是:境外市场电子商务有大量的独立 Web 站,而中国大陆主要是商户在淘宝或社交媒体上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