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3H1 中国桌面即服务(Desktop as a Service) 市场规模位 2.6 亿美元,同比增速 75%。
从销售角度,“云桌面”、“云电脑” 也是近似的称呼。从市场份额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位居前三位。
风险投资机构 a16z 描绘了生成式 AI(AGI)的技术栈层次。最底下两层是计算机硬件(服务器、GPU 等)和云平台(AWS、Google 云、Azure 等);
底下两层可认为提供了算力网络的基础设施服务。深蓝色是模型层,包括闭源的模型(例如:OpenAI 的 GPT-3) 和开源模型。开源模型既包括模型算法本身,也包括托管和运行这些模型的平台。
最上层即应用。应用既可以是 Jasper 这种比较 “薄” 的应用,也包括 Midjourney 这种后台模型也自己做的应用。
从价值创造和风险投资角度,Jasper 类面临的质疑就是护城河问题,有风险投资机构
三大运营商已经是中国重要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玩家。
根据东吴证券的统计,中国移动2022 年算力网络资本开支 480 亿元,占全年资本开支总额的 26%。
中国电信 2022 年用于云资源的投资为 140 亿元,占2022 年资本开支总额的 15%
中国联通 2022 年在算力网络计划投资 145 亿元,同比提升 65%,云 投资预计提升 88%。
STL Partners 咨询公司更新了最新一版的边缘计算市场预测。其认为到 2030 年边缘计算主要环节的全球市场空间可突破 5,000 亿美元。
从应用场景角度,STL Partners 从“交付可行性” 与 “市场容量大小” 角度筛选出五个高优先级选项:① 下一代内容分发;② Mainframe 传统大机的现代化; ③ AR 游戏;④ 高级别预测性维护;⑤ 智能零售。
金融时报引用了 Top500 的数据,绘制了全球超级计算机前 500 名的按区域分布。
从图表面积看,亚洲、北美和欧洲三足鼎立,中国和美国位居前两名。
随着 “东数细算” 战略落地和算力网络的发展,各种超算或智算中心有望在未来几年加速上升。
大量算力资源的出现也会推动一个话题的升温:算力网络的产品化与商业化。即,如何创造足够的收入和财务回报?
根据信通院的研究,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近五年保持了 9~10% 的增长率,2021 年市场规模达到 679 亿美元。预计 2022 年可达 746 亿美元。
数据中心属于历史悠久的经典赛道,一度被认为投资价值偏弱。但随着近年云计算和数字化的兴起,尤其是从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角度,数据中心受到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注:此处数据中心服务商收入仅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相关收入,不包括云服务等收入,企业自用数据中心不产生相关收入。
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在过去几年保护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大型数据中心也是新基建的重要一环。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止到 2021 年年低,中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 520 万架,近五年年均符合增速率超过 30%。
结合最新的 “东数西算” 战略,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将保持相当的增幅。进一步围绕从数据中心到算力运营,甚至算力网络的经营,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
大型互联网公有云公司(Hyperscaler)在基础设施的投资越来越大。
TBR 咨询公司预计在 2024 年的投资 CAPEX 将超过 700 亿美金。这一数字已经接近 2024 年全球 5G 网络的建设投资(大约 750 亿美金)。
TBR 咨询公司估计边缘位置(分部式云和边缘计算)的投资将逐渐上升,最终会超过半数。
有人描述为,云正在 “吞噬” 一切。
OMDIA 咨询公司估计目前的边缘计算的负载(workload)大约有 49% 还是在各种数据中心中(Centralized DC, Regional DC, Colocation facility)。
有 42% 位于企业侧或者运营商的网络边缘(Pop 点,接入机房等)。
OMDIA 围绕边缘计算的的应用调研,GPU 和 5G/LTE 是被提及最多的技术项,其次是 Kubernetes、FPGA 和 AI & ML (机器学习)。
粗粗扫了一眼这些技术名词,算力强相关的有 6 个(GPU、Kubernets、FPGA、AI&ML、VMs、Software Containers),网络强相关的有 3 个(5G/LTE、NFV、Programmable Ethernet Ad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