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对 S&P 500 科技板块的上市公司在 2024 - 2026 年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预测显示,只有 9% 的科技公司可以实现 20% 以上的增长。
中位数位置收入增长率为 10%。
Magnificent Seven 是美股过去一段时间最耀眼的七家公司(Apple、Microsoft、Alphabet、Telsa、Meta、Nvidia 和 Amazon)。
有人提出中国的 “Terrific Ten”,包含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国际。
如果以 2023 年 12 月为基点,截止到 2025 年 2 月 12 日,美国的 Magnificent Seven 和 中国的 Terrific Ten 涨幅持平。
2019 年之前的相当长时间,用来衡量企业股票市值的单位最大是 “千亿美元”,千亿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2019 及疫情后,美股 Magnificent Seven 已经大量使用 “万亿美元” 来作为纵坐标的刻度单位了。
Mckinsey 通过对 2021-2022 期间 1.5 亿起招聘启示的大数据分析显示,生成式 AI(AGI)是增长最高的类别,同比增长了 44%。
从招聘启事的绝对值看,应用 AI、下一代软件开发、云和边缘计算是数量最大的三类。
贝恩公司的研究认为,科技类公司相对容易面临 “被颠覆性” 的影响。从主要行业对比看,电信运营商的 “被颠覆性” 是最低的。
贝恩定义的 “业绩不佳者” 是指企业连续三年的增长低于行业平均值两个百分点。
贝恩还有一个发现:企业业绩不佳的持续时间越长,其扭亏为盈的机会就越低。这句话也比较符合常识,贝恩只是通过量化做了验证。
受制于经济形势,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在 2022 年下半年掀起裁员潮。但贝恩咨询认为从就业市的职位发布数据看,有六类科技类岗位会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分别是:(1) 云计算;(2) AI/ML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3) 数据科学;(4) Web3;(5) 客户成功;(6) 网络安全。
留意下图六类岗位的纵轴数量级差别。Web3 虽然增速很快,但其数量级是其他五类的大约二十分之一。侧面也反映了 Web3 仍然还处于一个很小的规模水平。
AI 是目前科技产业界最重要的话题。那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员储备和岗位设计上,有多少比例是 AI 相关的呢?
The Economist 基于Linkedin 和 PredictLeads 网站的数据进行了分析,Meta、Alphabet(Google) 和 Microsoft 大约 20~25% 的员工在个人技能描述上强调和 AI 相关;从岗位招聘的角度,也是这三家公司 AI 岗位占比最高,其中 Alphabet 的岗位招聘中四分之一以上是 AI 相关。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对 “科技公司” 的定义是,善于利用新技术来四两拨千斤,撬动产业资源,然后获得超额收益等。其中一个关键特征是,这些科技公司的主要投入就是技术研发团队,所谓 “轻资产运营” 模式。
但这个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 The Economist 对北美五大科技公司(Alphabet、Amazon、Apple、Meta 和 Microsoft)的财务数字分析看,巨头们现在是两手抓:一手抓研发,一手抓 CAPEX 投资。
甚至 CAPEX 的增幅一度还超过了对研发的投入。
已上市的大型科技对初创公司的收购是一种经典的市场策略,尤其是硅谷公司。
AI 作为热门主题自然也是重点。附图是 CB Insights 统计了 2010-2020 期间,Apple、Google、Microsoft、Facebook、Intel、Amazon 六大科技巨头在 AI 领域的投资并购交易次数。
目前大火的 Open AI 最初是定位 “非盈利机构”,2019 年接受微软 10 亿美金投资,重组为一家 “有限盈利 capped-profit” 企业。
Bloomberg 对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关键扫描显示,AI 出现的频次正在迅速加速,一举超出过去八年的历史数据。
这一轮 AI 热潮主要是 OpenAI 和 ChatGPT 带来的,但列表中的这些大型公司也迅速在抓机会。
#形势比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