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热议的互联网公司加班 996 现象,貌似在硅谷也呈现加速态势。
附图展示了旧金山使用公司信用卡的饭店就餐、外面数据。来自周六的订单增速在显著提升。
J.P.Morgan 汇总了 Microsoft、Google、AWS、Oracle、Meta、Salesforce、ServiceNow、Workday、Palantir、Intuit 等硅谷大型公司的员工数量变化。
启示就是,这些公司保持了收入高增长,但 2021 之后员工数量增长一下子放缓,甚至不增长了。
这意味着更高的人效在产生。通常被认为是 AI 发挥了作用。
SVB 硅谷银行做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其对 3,200 个关注一级市场的播客 Podcast 进行了跟踪分析,提出一个“Podcast Sentiment Index 播客情绪指数”。
自 2020 年新冠疫情开始,SVB 归纳出三个阶段:(1) 2020 - 2022 经济刺激期;(2) 2022 - 2023 炒作后遗症期;(3) Vibecession 情绪震荡期。
附图也披露了四个主题在这 3,200 个播客的情绪起落:加密货币、AI、能源和国防。
Stanford 商学院的风险投资项目研究显示,1980 - 2024 这二十余年来,2021 年是基金投资退出最好的年份。
2021 年一共有 189 宗独角兽级别的退出,总金额达到了 7,640 亿美元。
Benedict Evans 绘制了一张表,展示了著名硅谷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历年项目的数量,可以看到的是 AI 类项目比重的在 2023 年开始迅速增加。
其实,大家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深色(Other)部分,整体 “创业投资” 进入持续低潮。这才是创投领域更大的基本面。
Carta 汇总了 2023-2024H1 美国本土早期创业投资(种子轮到 A 轮)的投资资金分布。
硅谷位居首位,创业公司所获得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 30%。美国东部的纽约和波士顿分裂第二和第三位。洛杉矶以 6.45% 的份额位居第四。
Startup Genome 数据显示,在 2023 年的新晋独角兽企业中,美国占据了 57%,中国以 6% 位居第二(2022 年中国有 11% 份额)。其中,硅谷贡献了 15 个独角兽企业。
巨头通过企业投资押注创新公司是 AI 赛道的新趋势。附图是硅谷八大科技公司(Microsoft、Amazon、Alphabet、Nvidia、Meta、Apple、Salesforce、Oracle)投资的代表性项目。
Morgan Stanley 的研究显示,硅谷 AI 大模型创新公司在 2023 年以 1,240 亿美元的估值,募集到了 230 亿美元。相当于 AI 创投资金的 60% 的资金被投入到了大模型赛道。
2022 年 AI 创投资金中只有 40% 来自大企业的企业投资,这个比例到 2023 年提升到了 90%。
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在这轮浪潮中,其实是比较边缘化的。
为了寻求新增长机会,大型企业之间会(不同程度)交叉进入相关赛道领域。
附图是美股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在主要赛道的业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