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国能源企业 500 强,从企业数量看,新能源、煤炭和电力位居前三;从营业收入看,石油、电力、媒体位居前三。
Amazon、Microsoft、Google 和 Meta 四家公司在 2024 年的 CAPEX 投资接近 2,000 亿美元,比标普 500 其他 90 家科技和通信公司的 CAPEX 总和还要多。
对比 2013 年石油行业 CAPEX 投资的巅峰时刻,或者 2000 年全球电信运营商的 CAPEX 总量,四大互联网巨头也毫不逊色。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石油。根据 WSJ 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 年中国全年消耗原油超过 7 亿吨,而 2002 年才近 2.5 亿吨。
2014 年之前的若干年,石油一直是紧俏的资源性商品。美国页岩油的兴起也是因为油价的持续攀升。
随着全球能源产业向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转型,传统原油开采市场的投入也大幅削减。
以美国为例,2014 年的资本性投入达到 1,843 亿美元后,即进入加速下行通道。
预计 2021年这个数字会进一步降低到 558 亿美元。
2020 年对于传统石油能源企业来说,遭遇了双重打击。
一方面是新冠疫情,让航空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大幅削减;另一方面是电动汽车的加速崛起,导致后市对汽油的需求日趋走弱。
根据 WSJ 的统计,传统能源企业在整个 2020年市值损失高达 1050 亿美金。而与之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不断走高,以及整个美股大盘的大牛市。
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认为全球汽油的需求不可能会到 2019 疫情前的状态了。因为消耗汽油的最大场景 —— 汽车正在不断的切换到电动汽车。
IEA 预测 2026 年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将突破 1200 万辆,其中中国将占据一半的份额。
预计到 2026 年,电动乘用车和公交的使用将导致每天减少一百万桶石油的消耗。
作为全球头号石油能源消费国,中国每天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进口石油。
根据 Vortexa 的数据,2020 年 1 月时美国只占中国进口石油的 0.4% 份额,到 2020 年 9月猛增到 7%。
而沙特的比重则从 19% 降低到了 15%。到 2020 年 10 月底,中国每天进口的石油达到了 70 万桶。
2008 年埃克森美孚(Exxon)全年盈利约 460亿美元,2013 年一度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企业。
受制于全球油价的持续低迷,埃克森美孚去年亏损约 10 亿美元,市值也持续下滑。
#论赛道大环境对 Top 个体企业的影响
原油价格不景气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新冠疫情让航空、汽车等各种用油大户都停止了。
石油技术服务等行业的领先机构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哈里伯顿(Hailliburton)和贝克休斯公司(Baker Hughes)收入大幅减少。
新冠疫情的消极影响远未结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斯伦贝谢将在 2020Q2 裁员 21,000 人,贝克休斯减员 15,000 人。英国石油巨头 BP 也将减员 10,000 人。
最近原油价格波动突破历史记录,零油价甚至负油价。除了新冠疫情导致的需求疲软之外,一个现实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场所存储生产出来的原油。
图 1 是 Bloomberg 的一张全球原油的库存情况,左下角数据来源的 “Orbital Insight” 勾起了我的回忆。
几年前这家公司还处于创业早期,Big Data 作为热词正在兴起,我当时做一些案例研究时了解到这个 case。
其当时的想法是:
(1) 经济统计数据通常是不准的(偏差误差,或故意造假)及存在统计时间滞后问题;
(2) 通过对卫星遥感照片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些分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