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o 基于生成式 AI 的音乐创作工具,有舆论认为其面临类似 ChaGPT、Midjourney 在问答和图片生成领域的机会。
从访问量和活跃用户看,Suno 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经常有科技圈的 “前沿人士” 提及自己现在越来越多用 Perplexity 这种基于生成式 AI 的搜索引擎,而不是 Google。给人一种感觉,这会是代替 Google 的下一代搜索引擎。
但从量化数据看,无论是访问量、还是 MAU(月活跃用户数)Perplexity 的发展并不是那么积极。才千万级用户量就开始出现下行苗头。
经典营销理论 Geoffrey Moore 《跨越裂谷》(Crossing the Chasm)中提及的,有相当多高科技产品是不能 “出圈” 的。
Benedict Evans 绘制了一张表,展示了著名硅谷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历年项目的数量,可以看到的是 AI 类项目比重的在 2023 年开始迅速增加。
其实,大家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深色(Other)部分,整体 “创业投资” 进入持续低潮。这才是创投领域更大的基本面。
贝恩咨询在 2023 年 10 月和 2024 年 2 月的系列调研展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生成式 AI 的几乎所有用例方向,企业客户在 “试点” 方面的渗透率大幅提升,而在真正 “生产” 应用上的渗透率有显著下滑。
简言之,企业客户很有兴趣做试点应用,但不愿意做正式的商用。
这说明了什么呢?
Reuters Institute 在 2024 年 5 月在丹麦、美国、英国、阿根廷、法国、日本的调研显示:
一方面,ChatGPT 的知晓度和参与程度在所在国家的比例是很高的;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尝试过它的人并没有看到它有什么用(大量用户试用一两次后,就没有再回来)。
Similarweb 披露了截止到 2024 年 7 月,国际市场生成式 AI 的用户访问量市场份额。总体上看,OpenAI 占据了极高的份额,2024 年 7 月比半年前有提升了不少。
但,另一方面 ChatGPT 的访问增长量并不太多,侧面反映了整个生成式 AI 的用户访问量整体增长很一般。
Similarweb 监测显示,目前通过 AI 来生成视频的头部应用中,Luma Lab 的Dream Machine 处于领先位置,,其 2024 年 7 月的用户访问量达到了 2,260 万。
需要指出的该应用在两个月前都还是很低的访问量。
Similarweb 的监测数据显示,ChatGPT 在 2024 年 6 - 7 月的月度访问量接近 25 亿次,对比 2023 年的第一波高点(< 20 亿次)提升了 25% 左右。
其他热门应用 Gemini(Google)、Character.ai 等绝对体量则小得多。
这也是这波生成式 AI 面临的一个现象,除了 ChatGPT,暂时还没有大体量用户规模的第二个产品。
Sonata Insights 绘制了一张图,对比了 Google 搜索、YouTube、Amazon、Facebook 等 “站内搜索” 和生成式 AI(Perplexity、Coilot)的每用户搜索次数和活跃用户体量(MAU)。
目前的生成式 AI 的搜索使用强度,还不及 YouTube、Amazon、Linkedin、Twitter 等站内搜索。
风险投资机构 Altimeter 绘制了一张图对比了目前云计算和生成式 AI 技术栈的收入规模。
云计算是一个倒三角,应用层大约 4000 亿美元,基础设施层 2000 亿美元,半导体芯片层 500 亿美元。
这个结构看起来是健康的,因为最终企业用户,尤其是各行各业和最终消费者会为应用付费。应用服务商获得了收入,才有能力去购买云基础设施(AWS、Azure 等)的服务。进而,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也有财力去购买更多服务器的芯片。
生成式 AI(Gen AI)目前的状态则正好相反,半导体 GPU 层面有 750 亿收入,而 AI Infra 只有 100 亿美金,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