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概念热度正在加速。低空运行模式从目前的单体智能向网联化群体演进,对于制造企业、运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机构、低空监管机构会带来很高的能力要求。
附图是低空产业联盟给出的《低空智能网联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 “智能网联航电系统和设备”、“基础设施” 和 “数据与服务支撑” 等三个部分。
安全体系重点关注装备体系安全、网络数据安全以及电磁频谱安全等内容。
GSMA 2023 年针对通信、云服务、IoT 和汽车行业的调研,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业务增收可能,哪些业务产生的收入最高?
排名第一的是安全类应用和平台(48%),其次是数据存储相关(35%)和远程管理相关(25%)。
汽车上网的通信网络连接服务排到第四位(19%)。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2022 年 1-8 月份中国乘用车累计销量 1295 万辆,同比增长 0.1%。
附图是高工智能汽车基于新车上险数据作为基础,整理的 Top 10 智能网联前装车搭载数据。比亚迪、特斯拉和丰田位居前三位。
1-8 月 Top 10 OEM 品牌累计智能网联搭载量 143.45 万辆。
软件是未来汽车的主要特征。一架飞机只要 1,400 万到 1,500 万行代码,而如今的汽车所有软件代码已突破一亿行,而全自动驾驶的啊汽车所需代码至少是此数字的五倍。
将汽车制造的重点从车体结构钢铁等硬件转移到软件,这对传统主机厂和供应商而言,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围绕汽车研发软件化之后的分工,哪些工作应该主机厂做,哪些应该供应商做?成为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话题。
围绕智能汽车的所谓 “灵魂” 到底谁来负责提供,也是业界讨论的热点。
附图来自德勤与知名汽车和供应商的调研,附图列举了重要软件部件在主机厂和供应商分别的打分,从战略重要性和内部能力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