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The Information 披露的数据,OpenAI 目前年化收入为 120 亿美元,Anthropic 为 50 亿美元。
从细分结构看,消费者市场,OpenAI 拥有绝对领先的位置,收入贡献达 55 亿美元。OpenAI 在合作伙伴有 36 亿美元,API 部分有 29 亿美元,整体结构比较均衡。
Anthropic 则强于 API 部分(尤其是 AI Coding 领域),共计 31 亿美元,其中 Cursor、GitHub Copilot 两家编程工具商贡献了 14 亿美元。Claude Code 也直接贡献了 4 亿美元。
OpenAI 的收入结构中,75% 来自消费者客户侧,25% 来自企业客户侧。
拥有消费者入口级应用的大模型公司才值钱。纯模型(平台)公司是不够值钱的。
联想到,老一代互联网平台公司,无一不是 “首先是一家拥有消费者入口的公司”。
Apple 披露 2024Q3 收入达到 9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作为 Apple 的重点业务 —— 服务收入达到了 250 亿美元,在整体收入贡献达到 25%。
附图展示了 Apple 在 2007~2024Q3 每个季度的收入变化,可以看到虽然收入增加了很多倍,但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基本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在规模增加的同时,财务健康度基本不变形 ———— 这才是核心能力。
Analysys Mason 针对全球 Top 60 运营商的研究显示,2022-2022 企业业务的收入增幅从 4.4% 提升到了 6.9%。2023 年则下滑至 3.5%。
即便增幅有放缓,但企业业务占运营商整体收入的比例仍然保持了持续提升,从 2020 年的 24% 提升到了 2023 年的 26%。
2022 年全球音乐实现了创纪录的 262 亿美元,其中流媒体贡献了 67% 的比例,是音乐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
这其中,前向用户订阅产生的收入占了 48.3%,流媒体广告类业务占据了 18.7%。
知名跨国电信运营商 Vodafone 集团在 2022 财年共获得了 382 亿英镑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 2.6%。
从收入结构看,87% 来自连接业务(移动连接、家庭固网连接,还有企业侧连接)。
转型类新业务方面,数字化业务贡献了 10%,IoT 物联网贡献了 2%,金融业务方面贡献了 1%。
APP Economy Insights 基于英伟达 Nvidia 2023 财年 Q3 的指标,将其损益表进行了可视化呈现。
数据中心(38 亿美元)和游戏显卡(16 亿美元)是英伟达收入的主力来源。其他新兴领域(汽车、专业显示和 OEM 等)也都在 1 亿美金以上的收入产生。
三十年前,黄仁勋在创立英伟达时,初衷是为了服务 PC 里面的善于处理游戏的显卡。和 CPU 比,算一个小众赛道。
随着 2016 年 AlphaGo 那一波 AI 的拉动,以及后续比特币挖矿的需求,英伟达业绩屡创新高。OpenAI 和 ChatGPT 的出现更是推动其到了新的高度。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的广告收入在近年进入了 “成熟期 - 增长停滞期”,我们从其各地区收入贡献,看一家典型的全球性公司在收入结构的构成。
北美市场在本土的占比会接近一半,欧洲和亚太通常为位居二三位。其他地区的收入总和通常还不如前面第三名的数字。
WSJ 基于阿里巴巴 2023 财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绘制了一张面积图,展示了几大业务板块的体量。
淘宝天猫以 4,467 亿的销售收入排名第一;阿里云、国际业务位居二三位,前三季收入均在 500 亿元以上。
菜鸟(421 亿元)、本地生活服务(376 亿元)和数字媒体娱乐(232 亿元)位居第四到六名。
还有一些体量尚小的新业务有 17 亿元收入。
附图是 WSJ 绘制的腾讯 2021 年二季度报告主要数字。
2021 年二季度营业收入1383 亿元(同比增长 20%),经营盈利 428 亿元(同比增长 14%)。
大型企业中,腾讯的收入结构是比较均衡的。“游戏” 和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在收入体量上已经接近。
当然两者的利润差距估计会很大,考虑一下后者云基础设施等各种 2B 类业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