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5.38 亿部,同比增长 6.1%。
预计到 2028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可达 6.13 亿部。从品类细分看,耳机、智能手表和腕带位居前三,占据了 99% 以上的份额。其他类别整体还处于培育期。
与智能手机的下滑不同,全球智能手表在 2022Q1 出货量达到了 3,370 万部,同比增长了 13%。Counterpoint 预测也可以保持在两位数的增幅。
从品牌构成看,Apple 取得了 36% 的份额,三星、华为和小米份额也在 5% 以上。其余就是大量的小份额品牌。
手表的多品牌格局会保持多久? 貌似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窗口。
手腕是可穿戴设备佩戴的主要身体部位。目前成规模应用的有两类产品: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
手环曾经火得更早一些,但当前增长有些颓势。手环的价值并未向之前想象的那么有空间。
智能手表的发展确在节节升高。根据 GFK 对中国市场的检测,从销售数量角度,智能手表在 2021 年已经占据了腕间穿戴市场的 45%。
而智能手表的单价限制高于手环,可认为推动了腕间穿戴市场增量又增收。
GFK 市场数据监测显示,中国 2021 年腕间穿戴设备销售量大大 4,300 万部,对比 2020 提升了14%。GFK 预测 2022 年的增长率为 6%。
具体项目的销售数量看,智能手表增幅最快(48%),儿童手表(11%),而手环则是 -1% 的负增长。
智能手表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个人健康管理工具,附图数据来自德勤在美国的调研。美国消费者使用智能手表监测心脏健康、睡眠质量和慢性疾病。
围绕手表和手环的数据监测有很多文章和研究了,但现在也存在一个问题:消费者如果长期佩带手环来做睡眠检测,不少人反映时间久了反倒有心理压力,甚至出现轻微的 “神经衰弱” 之类。
人的睡眠行为如果完全每天数字化可能是有问题的。当看到数字 —— “原来,昨晚没有睡好”,不知你会是何感觉?
#没事找事儿
来自 Canalys 的数据研究,全球 2021Q1 腕带和智能手表共计出货 1.85 亿部,同比去年增长了 10%。
单价高的智能手表占比在进一步提升,体现了终端外设智能化正在继续,对于产业是一个积极信号。
Gartner 的一项研究估算了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支出空间。智能耳机和智能手表是最大的两个收入品类,分别可在 2022 年达到 442 亿美元和 313 亿美元。
从可穿戴这个词的角度,人类身上可 “高普适性” 佩戴的位置并不多,耳朵和手环算两个关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