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工业互联网软件市场空间 2030

IoT Analytics 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软件市场空间为 1,460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可达 1,640 亿美元。 2023-2030 收入年复合增长 CAGR 为 13.5%。

从产业格局角度,工业互联网软件的头部玩家基本都是海外企业,中国大陆背景的企业规模相对小。

2023-09-02
工业互联网三种实施模式的占比对比 2014-2022

IoT Analytics 咨询公司针对 2014-2022 年 300 个工业互联网(IIoT)项目的研究分析,归纳出三种典型的实施模式:(1) 甲方企业自研模式;(2) 购买+集成模式;(3) 纯购买模式。

从案例统计看,47% 的案例选择了模式 (1),甲方企业自己需要有内化的自研能力,完全按照企业自己的需求,个性化的构建工业互联网系统。

38% 的案例选择了模式 (2) ,甲方企业会购买第三方的成型的产品,然后自己承担多厂家的集成工作。

也有 14% 的案例直接选择了模式 (3),直接购买乙方的产品服务。

每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从统计

2023-06-30
工业互联网平台层次的几种角色

Oliver Wyman 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归纳了工业互联网(IIoT)的层次结构和几种典型角色。

层次结构角度:应用层和平台层之间的 “Marketplace 应用市场” 是一个重要的 “小薄层”。这个小薄层的存在,可以让整个生态系统的覆盖范围大幅增加。

Microsoft Azure 定位基础设施层和平台层为主;Siemens Mindsphere 定位特定垂直领域的专家;HOMAG Tapio 定位应用市场;ThyssenKrupp MAX 定位特定工业应用服务商。

图二是 Oliver Wyman 对不同角色在工业互联网价值构成的预判。但如何理解

2023-06-10
中国核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 2021-2026

所谓核心工业软件,根据 IDC 咨询公司的定义,主要包含: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EDA(电子设计自动化)、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

2021 年中国核心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为 200 亿元左右,预计到 2026 年将超过 500 亿元。

2023-06-01
美国和欧洲工业互联网 PoC 项目转规模实施的进展调研

贝恩公司针对美国和欧洲的 500 名工业互联网决策者的调研发现,从 2018 年到 2022 年,开展 PoC(概念验证)的企业增长了 20%。预计到 2026 年,还会再增加 20%。

就 PoC 而言,几乎所有的验证都反馈 IoT 降低了生产成本或提升了收入(30-40%)。

但,另一方面,这些 PoC 项目的规模复制应用进展并不好。五分之四的调研对象反馈,他们的 PoC 项目能规模实施的比例低于 60%。

主要障碍中,项目集成工作过于复杂、IoT 厂家能力不够、全周期支持成本过高是 Top 3 理由。

2023-06-01
工业企业实施 IoT 的关键障碍选项变化:2018 vs. 2022

贝恩公司在 2018 年和 2022 年针对美国和欧洲的工业企业 IoT 决策者进行了两轮调研,其对比了工业互联网项目实施的关键障碍。

2018 年最大的障碍是 “安全”,其在 2022 年调研下降至第 6 位。“投入产出 ROI 不清晰” 从 3 位下降至第 5 位。

2022 前几位障碍的选项是:IT 和 OT 集成、技术经验、互操作和迁转风险。基本都是很具体的问题项,侧面也说明了工业互联网需求走向成熟。

我的一个观察:安全、ROI 这种属于永恒性话题,在赛道成熟度很早期是会被反复提及;在赛道比较成熟时,提及程度就少了。

举个例子,ERP 是

2023-06-01
工业互联网技术生态:谁拥有的开发者最多?

工业互联网涉及多个类别的玩家,无论是云计算、企业 IT 软件,还是工业制造业的设备提供商,甚至还包括一些电信运营商。

那如何来衡量这些不同平台的 “生态影响力” 呢?

贝恩公司分享了一个研究,他们基于 Linkedin 的人员履历,统计提及不同平台关键字的开发者数量。

研究发现:Amazon、Microsoft Azure、PTC 位居前三,而且大幅领先其他平台。

企业 IT 和工业设备制造商也有相当规模。SAP 和 GE Predix 是代表。

2023-01-27
从 Google Trends 关键字搜索热度看工业 4.0 相关名词

从 Google Trends 看,“工业 4.0” 在 2022 年的热度是其 2011 年初始阶段的 140 倍。

而相关的概念中:“工业互联网 Industrial IoT ” 2022 年是 2011 年的 32 倍;“智能工厂” 则提升了 3.5 倍。

2016 年之前,“智能工厂” 的热度远高于 “工业 4.0”。

2022-12-06
中国工业互联网不同区域的 GDP 带动对比

工业互联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从经济贡献看,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位位居前列。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在 2021 年首次突破一万亿元。

全国 13 个省市自治区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破千亿。

2022-12-06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增加值构成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数据、安全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达到 4,534 亿元、3,829 亿元、2,146 亿元、1,165 亿元。

平台产业贡献占比最大,达到 39%;网络产业次之,占比达到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