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 APP 功能强大,貌似 “无所不能”。代表性的超级 APP,比如微信,会通过小程序来承载更多生态系统的各种细分功能和服务。
附图来自 QuestMobile 在 2023Q3 的数据监测,对比超级 APP 的用户基数,微信的小程序用户(去重后)占比是高的,显著高于其他几个超级 APP。
这个比例侧面也反映了各家生态系统的丰富程序。
对于代表性移动互联网应用而言,用户是使用 App 多,还是小程序更多?不同应用,甚至不同类型的应用也有大不同。
附图来自 QuestMobile,其列举了十个热门应用的访问情况。很清楚可以看出来,黄色的 APP 和灰色的微信小程序占据了最大比例。
须留意造成差别化的一些原因:
(1) 某些企业之间是竞争关系,可能不便于使用对手企业的小程序平台;
(2) 中国移动、滴滴出行可作为独立第三方大型服务应用的代表,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都会用。
“生态合作,生态系统” 是这两年的热词,每家公司在发布自己的产品的时候都会默认强调这些词。但,很多成为了口号,喊一喊就过去了。
站在研究的角度,如果要选择一个标杆,尤其是存在历史比较短的新标杆,微信小程序可能是最好的样本。
附图来自阿拉丁小程序统计平台,通过其绘制的生态图谱,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生态系统包括哪些环节:
(1) 平台方:微信、百度、支付宝等,通常主平台数量是有限的;
(2) 开发者:各种垂直应用领域的玩家,这部分的企业数量是非常大的,接近无穷一的数量(不断新增,或退出);
(3) 服务商:SaaS 服务商、BaaS 云平台、开发服务
QuestMobile 的监测数据,Top 10 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多少比例来自 App,多少来自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
对于巨头之间的竞争,截止到目前分别都没有在对方小程序平台上做应用;而滴滴出行是 Top 10 里,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自家 App、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的玩家。
独立第三方有第三方的好处。
独立 App 的业务形态已有十多年了,小程序的业务形态是从 2017~2018 年开始。
基于 QuestMobile 的数据,目前微信小程序达到 300+ 万款,支付宝 200+ 万款,百度有 40 万款。
小程序的普及,体现了一种超级 App 的概念;微信、支付宝在独立 App 之上构建了一种新生态。
很大程度分流了 Apple iOS 和 Android 的权力。用电信行业的术语,这叫底层管道被 OTT 化。
“生态系统”、“做生态” 是近年非常高频出现的词汇,广泛呈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或者各种对外发布会上。
运营商 5G 2B 亦是面临类似的局面,尤其是 5G + 垂直行业。
那如何从零开始迅速构建出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这是很多业者关心的话题。
我们如果把思路放宽,也许微信小程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标杆。
因为这三四年时间,我们作为用户看着其成长起来,可认为是当前各种大型生态系统中最新的一个。
微信小程序已经达到相当大的体量,疫情期间更是发挥极大作用。
横向对比一下:微信小程序 320 万款(2020H1)、中国网站数量 497 万个(CNNIC 2019)、APP 367 万款(CNNIC 2019)。
而后两者去年是负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