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man Sachs 预测中国餐食外卖的市场空间在 2030 年将接近 2.5 万亿人民币,对比 2024 年的 1.5 万亿,会净增加 1 万亿。
从交易额市场份额角度,预计美团会拥有 65% 份额,阿里巴巴(含饿了么)会拿到 26%,京东 10%。
#民以食为天
无意中发现一点中美外卖行业的差别。
美国外卖领头羊 DoorDash,其媒体配图很多都是自行车骑行,而美团的基本都是电动车。
有意思……
疫情之前,Uber 的业务量(按订单金额)大部分来自共享出行,少部分来自外卖。
疫情之后,两者的需求正好倒过来。看现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外卖,少部分来自出行。
Uber 当前的股价也基本回到 IPO 时的价格。可以算得上一个经典案例了,面临疫情这种重大冲击时,新业务如何对冲老业务。
新冠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客单价很贵的高档餐厅也不例外。
芝加哥 Alinea 的转型案例值得一读,每晚 125 位的堂食客人和 1250 份的外卖基本收入可打平。(当然不能算上给服务员的小费部分,后者也是不小的数字)。
订餐 SaaS 应用 Tock 转型 Tock to Go 也值得关注。模糊感觉中国也有类似可能空间(如此巨大的餐饮业,应可容纳相对利基市场的玩家,在美团饿了么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