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明星初创公司团队人员数量 2024 vs. 2025

Notion Capital 对比了入选其 Cloud Challengers Top 100 榜单企业在 2024 和 2025 年的团队人员数量。

2024 年中位数是 25 人,而 2025 年则为 14 人,同比下降了 40%。

借助诸如 AI 开发者工具、各种云基础设施服务,初创团队在很小的规模就有机会实现比较完整的产品服务交付。

#加速精英化

2024-12-15
2024 新晋独角兽企业中,AI 初创公司和其他公司的人员和公司年限对比

AI 是目前最火热的创业公司主题,尤其是在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方面。

CB Insights 研究了 2024 年的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对比发现,AI 公司的团队规模中位数只有 203 人,是其他公司的一半;而公司成立的年限只有其他公司的四分之一。

2023-02-26
约束才自由

① 有约束才能做出好的决策,而最好的约束就是时间。有时间限制,你就不能随意尝试和改变主意,也不能没完没了地润色一件永远完不成的事情。

② 以初代 iPhone 为例,第一版本给了十周,然后废掉;第二个版本用了五个月;第三个版本团队才算充分理解,到底手机应该包含哪些组成部分。才算是一个正确的原型。

如果没有前两个版本的严格时间限制,他们可能永远做不出第三版。

③ Tony Fadell 认为不能因为你有权力,就疯狂招人。大多是概念阶段的项目,十个人甚至更少的人就够了。第一代 iPhone 研发完成后,研发团队一共800人,这些人都是后来陆续加入的。如果一开始

2023-02-26
团队日程管理和 “对齐”

特别共鸣的一段,Tony Fadell 当年在飞利浦时,刚开始带团队。也是找了顾问帮忙,以半天来单位来组织团队每个人未来 12-18 个月的时间表。

实践一段时间后,感觉这是极为扯淡的做法。创新性团队又不是稳定的流水线生产…

他们花了很多时间用来做 “日程安排,对齐之类” ,后来终于受不了放弃了,改为按周按月来衡量,更大块的工作量。

想到了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人很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讲其 “跨部门协作对齐理念”,尤其是用他们引以为傲的协作工具。

感觉 “对齐” 就是其工作的核心。连 iPhone 这种产品都不需要如何高精度对齐,一般的普通产品为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