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经济” 看似不是新鲜事儿,但实际上,无论是垂直行业的传统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均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以星巴克为例,其在过去七八年的活跃会员增速一直在 10% 以上。
免费试用和免费增值(Freemium)是当下非常主流的营销和服务模式,尤其是线上类业务。
下图归纳了两种的差别和各自适用的场合。
我的体会是:
(1) 免费试用是以 “试用期” 为限制条件,把时间轴作为变量。试用期尽量提供完整功能,以方便客户充分理解到服务的价值;避免出现客户试了一个 “缩水版”,觉得没啥用就再见了。
(2) 免费增值(Freemium)成立的前提是,用户一定有一个较大规模,比如 95% 的人就不会付费,5% 有高级需求要付费;而且后面这 5% 可以把整个商业模式撑起来;
(3) 免费增值还适合 “媒体属性强”、“有网络效应”
很多服务商会面向潜在会员客户提供免费试用,尤其是 SaaS 类或者其他线上服务。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提供了免费试用,却不能提供完整的体验。
这导致:(1) 用户没有体会到服务的价值,觉得没啥用;(2) 进而在用户之间没有实质性互动的情况下,病毒式营销与网络效应就不会发生。
大多数人喜欢面前摆着多个选项,三个是最合适的。
大多数人喜欢选中间那个选项。
因此最好向你的会员客户提供三个选项 :-) 。
#论配角的价值
会员经济(Memebership Economy) 的定义:持续不断地正式参与一个公司或团体的状态。
成员角度,其应体会到三种感觉:⑴ 归属感;⑵ 相互尊重;⑶ 互利。
许多公司都有会员的制度,电信运营商也在大力发展会员权益计划。试问一下,能实现上述三点么?如果没有,只能说还处于低水平运营状态。
⑴ 可预测现金流;(对照 A 股科创板某科技企业,主要收入来自不超过五个大客户 ……)
⑵ 自我反馈的客户转换漏斗,进而降低增量成本;
⑶ 持续生成数据帮助公司了解客户。
会员经济 Membership Economy 是当下最火热话题。每个人无时不刻的在各种会员身份中切换。
附图是六种典型的会员组织类型。
Survey Monkey 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问卷调查 SaaS。别看每个问卷的表单都很小,但汇合在一起也是有相当可观的价值和影响力。
除了从 SaaS 角度考量外,Survey Monkey 也有会员经济和社群的特征。
《会员经济》这本书归纳了社群 “鸡生蛋、蛋生鸡” 问题的破局方法:最初提供给用户的价值不能依赖于社群本身;不必于其他用户发生联系,即可取得工具的价值。
发展社区社群类业务面临经典的 “鸡生蛋、蛋生鸡”问题,即怎么持续滚起来?
以 Linkedin 为例:
⑴ 首先提供一个简历生成工具,这是用户可独立思考完成,不必依赖其他用户;
⑵ 逐渐人多后开始形成网络效应;
⑶ 有些人想认识更多人会购买高级会员;
⑷ 专业招聘和营销人员需要额外服务。
⑴ 是最开始的起步;⑵ 是放大,以形成足够体量;⑶ 和 ⑷ 是商业变现。其中 ⑶ 是 2C 变现;⑷ 是 2B 变现。
一个完整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