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世代的分析角度,国际市场习惯将人口按年龄阶段来进行划分。例如:婴儿潮世代(目前 59 - 79岁),Z 世代(目前 12 - 28岁)。中国市场更习惯用 70后、80后、90后这样的年龄分层来划分人群。
Ipsos 人口世代报告 2024 更新版的研究发现:对比婴儿潮世代不同国家的较大差别,Z 世代在压力和孤独感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疫情、还有社交网络产生的 “同辈压力” 等让各国的 Z 世代 心态不是那么积极。
Facebook Messenger 是 Meta 旗下的独立消息 APP。eMarketer 预测 Messenger 在美国的人口渗透率维持在 36-37% 左右。
这也看出中美市场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微信基本属于国民级应用,接近每个成年人都会拥有微信账号。
Dentsu 研究认为,对比 2018 年,2023 年中国银发族的消费层次在不断提升。52% 的银发族是家庭最高收入者。
“老人” 更有钱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从退休年龄角度,每年新增两千万的 “初老人群” 的消费潜力被商家们寄予厚望。
CNNIC 调研数据现实,中国未成年人上网设备种,手机是最主力的设备,2022 年占比达到了 91.3%。
除了手机之外,其他设备的使用频率则比较平均,平板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甚至台灯,都有较大的用户占比。
CNNIC 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达到了 1.93 亿户,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过去五年,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 89.5% 提升到了 95.1%。
Quest Mobile 监测数据显示,51 岁及以上的银发族正在加速触网,继续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重要增长点。
截止到 2023 年 5 月的数据,51 岁以上用户占全网用户的比例可达 26.5%。
BCG 研究显示,全球各大主要市场正在迅速老龄化。
中国 2020 年 50-70 岁人口占比为 26%,到 2050 年预计将增至30%。而 70 岁以上老人比例会增至 22%。两者之和可达 52%。
即便是年龄结构年轻得多的印度,50 岁以上老人也在 2050 年增至 34%。
BCG 调研发现:中老年消费者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更强,且心态与年轻消费者有所不同。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中老年消费者经常担心自己的财务状况,而年轻消费者中近一半会感到担忧。
PEW Research Center 对比了 1980 年和 2021 年的美国年轻人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里程碑的完成状态。这些里程碑包括:(1) 全职工作;(2) 财务独立;(3) 居住独立;(4) 结婚;(5) 生子。
21 岁年龄段:几乎所有项目 2021 年都大幅晚于 1980 年;
25 岁年龄段:工作方面相对还好,组建家庭方面 2021 年大幅晚于 1980 年;
25 岁的女性:职业和财务独立性,2021 年比 1980 年要提早。
中国估计也有类似的状况,这些里程碑是人生的关键环节,每个环节的推后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网络覆盖了多少人口,和网络覆盖了多少地方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在国际市场应用得更多。
比如我们看到某运营商说 5G 覆盖了 90% 的人口,实际覆盖的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远远小于这个数字的,因为大量的人口聚焦在大城市。只要把大城市覆盖了,可能就到很高的比例了。
当然,这也是一种经济性的做法。附图来自 GSMA,可以看到全球主要地区的网络覆盖演进变化。截止到 2021 年底,美国的 5G 人口覆盖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比例。
Pew Research Center 对美国不同肤色、教育背景和性别的青少年在应用选择上的调研,可以看到几个有趣的点:
(1) 女孩比男孩更多使用 TikTok, Insagram, Snapchat;
(2) 男孩相对多使用 Twitch, Reddit, YouTube;
(3) 黑人青少年尤其是喜欢 Tik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