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并购是大型公司能力扩展建设,以及(基础服务的)用例扩展的常用手段。
OpenAI 作为 “大型创业公司” 亦是如此。附件是 OpenAI 对多个领域的风险投资或者并购。
研究机构 PM Insights 的 PM50 是其在二级市场(证券)提及最活跃的精选的 50 家未上市公司的名字。PM Insights 跟踪 PM50 这些大公司的投资回报率 ROI,并对比 S&P 500 ETF 等基金的表现。
以 2024 年底为基点,截止到 2025H1 PM50 的 ROI 达到了 31.79%。从细分类别看,AI 达到了 76.12%,而 Analytics 类别则只有 2.66%。
对于大型运营商来说,通过投资的方式撬动生态系统资源是有效的经营手段。
以中国移动为例,其在产业链的布局包括:战略联姻巨擎(6 家)、紧密协同龙头(21 家)、广泛布局前沿(39 家)、推动补链强链(52 家)、发掘培育生态(500+ 家)。
Mckinsey 基于 PitchBook 数据整理了,过去十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 PE 交易额和类型的统计情况。
2021 年是高点,随后连续下滑两年,2024 年又重新开始攀升。
科技板块、B2C 板块和金融行业是交易回升的主力。
硅谷银行 SVB 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 1998 年到 2024 年,近三十年的美国风险投资的金额和几次主题浪潮在当时占据的份额。
2000 年前后吸引资金最大的主题是电子商务,2010 前后最大主题是移动互联网,而当前的最大主题是 AI。
留意,三次大的主题在当期的市场份额,一次比一次大。体现了风险投资越来呈现主题集中化的趋势。
对比 2022 ~ 2024Q3 相对 “平稳” 的态势,2024Q4 和 2025Q1 AI 风险投资的金额得到了大幅提升。
CB Insights 监测数据显示,2025Q1 全球 AI 风险投资达到 666 亿美元,大头来自两个超级头部 —— OpenAI 和 Anthropic。
当前,30 亿参数的 “小模型“ 的性能已经达到最开始 ChatGPT 所使用的 1750 亿参数模型的效果。这得益于更好的压缩技术(distillation 蒸馏、quantization 量化等),以及更高质量的训练数据。
这个小型化过程会带来显著的好处:边缘侧和端侧通常算力是有限的,没办法部署大模型,但小型的模型如果性能够,就可以用的起来。(而边缘和端侧等低延迟特性就可以发挥起来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甲方企业 CIO 的难题。通常一个 IT 项目从立项招标到部署应用,起码要耗费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而模型改进(如下图所示)是以月为单位进步的,
经典风格的风险投资,追求每个案子金额较小,比较广的覆盖到各种 “精彩的种子”。
生成式 AI 的这波浪潮,深度改变了传统的游戏玩法。
以 Top 20 风险投资融资额占全行业融资额的角度,2020 年该比例是 8%,2024 年提升到 31%。
集中度的迅速提升。
Redpoint Ventures 列出了代表性软件和科技公司(非硬件)从公司成立初始,到市值或估值 500 亿美元所花费的时间。
2000 年之前的公司平均耗时 26 年,2000 - 2010 年期间的公司平均耗时 16 年,2010 年以后的公司平均耗时 11 年。
体现了一种加速度。
BCG 归纳了 2020 - 2024 TSR 总股东回报数据,附图是全球运营商 Top 20 排名。
印度的两家运营商 Tata Communication 和 Bharti Airtel 位居增幅前两位。中国有两家运营商位居 Top 20,分别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