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TO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的出货量为 5,349 万套。从销售渠道分布看,线下渠道仍然占大头,但占比首次低于 50%(43.90%)。
传统电商(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和新兴电商(拼多多、抖音、快手)的份额均在增加。
附图来自 Kantar 和 Google 对新加坡消费者的调研,围绕消费者倾向于在运营商 APP 中使用哪些功能。
查看账单、使用了多少数据流量和查看奖励是 Top 3 的选择。电信运营商比较喜欢凸显的充值排名并不靠前。
而音乐娱乐、游戏、视频娱乐等排名很靠后,可见消费者认为官网 APP 还是因定位为电信运营商主业务的销售和客服沟通。
电信运营商最传统的客户沟通渠道是呼叫中心热线。短信、Email 等也是常见的账单提醒的手段。
OMDIA 针对美国、英国和巴西消费者的的调研显示,运营商官方 APP 的重要性正在明显增加。与之对比的是,传统渠道的下滑后者稳步不前。
值得留意的是,运营商通过 OTT APP(WhatsApp、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客户也有不短的时间了,但此类第三方互联网渠道 “大盘处于饱和状态”。
运营商官方 APP 目前处于 “相对价值洼地”。
BCG 调研显示,无论是知晓生成式 AI,还是使用相关产品,短视频(抖音、快手)都是最主要的宣传渠道(20% 以上)。
社交媒体(知乎、小红书等)和 AI 相关的专业媒体两者比例差不多(12~14%)。
贝恩公司和凯度的研究显示,电商渠道在中国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市场份额在 2022-2023 未取得提升,电商的销售额增速远低于 2019-2021,甚至更早的时期。
线下渠道中,除了大卖场外,其他所有渠道的销售额在 2022-2023 均取得了增长。
在美通社 2024 全球 3000 名记者调研中,87% 的反馈希望通过电子邮件来接受企业和公共公司推介的信息。在中国的记者还提供了微信这个选项。
新闻记者每天会受到大量推荐信息,邮件这种形式一方面更加正式,另一方面可能也方便延后处理。
EY 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在 2023 便利店门店总数达到 32.1 万家。而 2015 年全国便利店只有 9.1 万家,便利店的大发展始于 2017 年。
从便利店企业品牌角度,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位居前三名,门店数在约两万家及以上。
EY 的研究显示,2023 年中国大陆便利店门店数量突破了 32.1 万家,对比 2022 年的 30 万家又增加了 2 万余家。
从单店覆盖的人口角度,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均在 1000~2000 余人,中国大陆目前为 4000 多人/店,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附图是 Quest Mobile 基于 2024Q1 三个月的月活跃用户数规模,发布的 Top 50 赛道,及该赛道的用户规模第一的 APP。
此表未涵盖:终端商店、应用商店、电信运营商服务、游戏平台、文件传输等。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如何用好 APP ? 是极富价值,且被低估的话题。
对于国际市场的品牌商来说,很多企业都开发了品牌自有的 App。从 App 曝光和营销推广角度,消费者通过哪些渠道 “查找 App” 呢?
根据 Airship 的调研数据,应用商店内的搜索,以及搜索引擎是最主力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