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IoT
ABI Research
ABI 预计各种 IoT 设备到 2026 年会达到 236 亿左右。围绕 IoT 的安全服务会达到 168 亿美元。
从某个维度看,安全问题可认为是一种 “经济问题”。一般来说,如果智能设备价格很低,尤其又是零散的小作坊出品,其安全性多半是不堪一击的。
更有甚者,安全性问题可能是一种 “组织行为”,以智能家居为例,有技术人员通过局域网 IP 抓包分析:发现某品牌电视机通过 Wi-Fi 每隔 10 分钟,会扫描整个家庭局域网所有设备,然后将若干设备属性发送到云端,形成所谓的大数据。
对比而言,智能手机的安全性远超其他智能设备;而后者有巨大成长增量,后续安全话题的机会可想而知。
5G
OMDIA
5G 的发展不是单纯技术驱动,更像是用例(Use Case)驱动,即:需要去寻找 5G 有啥应用场景,然后用技术手段去满足这个需求场景。
各种 Use Case 层出不穷,哪些商业化早一些?哪些玩一些?
OMDIA 给出其最新观点:
(1) 将 5G 商业化进程划分为三段,2022年及之前为早期;2023-2025 为中期,2025年以后算后期。
(2) 早期的几个场景,场馆是 5G eMBB 的重要场景;而其他几个(资产管理、智慧大厦、工业传感器)都是 mMTC,我认为是 LTE 版本,而不是 5G 版本;因为 5G mMTC 连相关标准的进度还待定。
(3) 2023 年起,大量 5G 大带宽的场景会路线进入商用时间。
(4) 针对实时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的场景,例如:产业协作机器人。OMDIA 认为要到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