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全球有三万多家门店,其中美国本土的 15,000 多家中,有 9,000 家为公司直营。
从收入角度,星巴克的整体收入和门店数量基本呈一定的相关性。除了新冠疫情在 2020 年造成了较大的下滑。
以疫情前的 2019 年为例,全球 31,256 家门店创造了 265 亿美元收入,平均每家店的年收入贡献为 84.8 万美元,约合 500 多万人民币。
假设每杯咖啡 25 元人民币的话,平均每个家门店每年应销售 20 万杯以上。
再假设每家门店每年平均营业 350 天,则每天需销售 600 杯以上。
注:星巴克不仅是门店收入,还有独立商品等,此处仅为粗略草算。

星巴克的运营还是值得学习的,以「圣诞-元旦季」为例,一定要用这类纸杯,还有 “熔岩黑巧摩卡” 之类的产品。
一个很关键的点,一定要在节假日后取消这款杯子和这款咖啡。等到下一年冬季再复现,让你记得这款节日才有的产品。
人对于曾经拥有,然后又失去的东西,总是会有更多印象的... 所谓得不到的才是最好。
创意也可以反复来使用,好像这款杯子和熔岩黑巧产品重复好几年了...
#一年又一年
根据 CoStar 咨询公司的研究,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 1 日,美国零售商宣布关闭了 11,157 家门店,达到近五年来之最。
另一方面,根据 Bloomberg 的报道,Dick 体育用品、Bed Bath 等连锁零售业务的实体店正在取得强劲的同点销售增长。
以 Dick 为例,2020Q2 和 Q3 分别有 75% 和 70% 的网上订单由实体销售网点来完成(而不是远端仓库)。
Bed Bath 最新的 36% 的网上订单由实体店完成,包括超过 1.2 亿美元的路边取货和到店自提订单。
优衣库在中国的发展也呈类似情况,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的一体化体系。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也达到了 767 家,马上将超过日本本土的直营店。
星巴克在全球的门店数超过三万家,如何保证每家门店提供一致的服务体验和效率是其运营水平的体现。规模扩展性是判断一个生意或一家公司体量的关键指标。
在 WSJ 读到一些星巴克如何做产品研发的介绍。下图是星巴克技术实验室的一位咖啡师演示了制作定制冰焦糖玛奇朵的耗时过程。
其会测量并优化一杯咖啡的典型制作工序,包含对各种新设备的测试。
星巴克在北美的门店以前平均每天交付 1200 份订单,目前正打算提升到每天 1500 份订单。单位环节效率提升的效益是相当客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