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视被互联网媒体分流是仅十年来的持续现象。但是,美国电视台新闻节目却迎来了更多观众。这一切都是因为政治话题持续升温。
从 2015 年起 Fox News、MSNBC 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CNN 开始有一个增长过程,后续有所下滑。新闻频道的收视观众数量远超有线电视其他频道。
2020 年是一个多事的年头。可能后续会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 “不稳定” 状态,这个状态下,对于严肃新闻媒体电视频道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CSM 广视索福瑞的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广电有线电视的入户比例从 35.4% 下降到 27.7%;运营商主导的 IPTV 的入户比例超过了半数,达到了 55.7%。
OTT 机顶盒和智能电视的入户比例也提升到了 39.7%
注:三种方式在同一个家庭可以并行存在。所以入户只是基础,更关键的指标是开机使用率。
以美国付费电视市场为例,传统电视观众的下滑已是持续多年的情况,也算一种大势了。
从 UBS 的调研分析看,vMVPD 虽不能完全挽回颓势,但可以有效减缓降幅,不失为一个靠谱的办法。
关于 vMVPD(Virtual Multichannel Video Programming Distributors):与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不同,vMVPD 通过互联网连接传送电视节目,而不是用传统的机顶盒。代表性的产品是 AT&T DIRECTV NOW。对比传统的有线电视的套餐,vMVPD 通常提供配置少一些的订阅频道内容,实现所谓的 “Skinny Bundles 瘦身版套餐组合”。
这个案例推而广之的启示:其实运营商的 “传统话音”、“传统短彩信”,都应走这条路。
ARPU(人均月收入)是通信业最基础的经营指标。ARPU 持续下滑一般是 “常态”,除了竞争原因,从本质上看每一代技术一方面走向成熟,成本会低,另一方面具有普惠性质的通信技术,会让更多人有机会负担得起。
而每一代新技术的上市(比如从 4G 到 5G)则会带来一轮 ARPU 局部扭转的机会,也算一种技术红利体现。头部和部分中部消费者通常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购买更优的体验(实际新技术每 Mbit 流量价格会更低,但每个月会使用更多的流量,带来整体消费增加的可能)。
从经营角度,运营商也会通过打包更多增值业务(比如:权益、视频内容等)让 ARPU 有上升的机会。
从披露的数据看,中国移动在 2021 年同时取得移动业务和家庭业务的 ARPU 双升,而且增幅不小。考虑到极大规模的用户基数,这也展示了消费类(移动 + 家庭)市场的巨大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