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基于 Linkedin 的数据,对比了 2020 疫情以来,围绕远程工作(Remote Work):工作职位描述、职位申请 和浏览量的变化。
从职位申请和浏览量看,员工对远程工作兴趣持续在增加。但工作职位描述上看,支持远程工作的数量自 2022 年开始呈下滑趋势。
过去三年全球各地都大规模 “试验” 了远程工作的效果,无论其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从现在的情况看,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的一些企业越来越多在要求员工返岗。
看到 WSJ 的一句话:Even Zoom Needs Its Workers In the Office (Sometimes)。

上周 Adobe 花费 200 亿美元收购这两年爆红的在线设计工具 Figma;刚才又看了几个创业公司产品,他们希望代替 PowerPoint。思考了一下,发现一点规律和大家分享。
以美国市场为例,这几年很流行的一种创业方法是:
① 选定一个成熟的赛道,现有主导玩家提供的是传统的软件工具,本地版为主(比如:Adobe Photoshop、微软 Office 系列);
② 通过 SaaS 的方式,提供一些细分的功能(一般是传统本地巨头软件的子集),主打 Web 在线工具(免安装)、团队协作;提供各种素材库;也鼓励用户众筹,把自己的作品作为模板让更多人使用;
③ 基本服务免费,高级服务按月收取订阅费用,所谓 SaaS 的经典定价策略;
④...
疫情期间,视频会议服务商 ZOOM 是最有代表性的疫情概念股之一。
2019 年 ZOOM 上市后当日股价为 62 美元。2020 年 10 月 16 日,疫情隔离推动了大量用户涌入 ZOOM,其股价上升到了 559 美元。
目前 ZOOM 股价已经跌至最初的状态。
赞同图一中间那位的做法;其也认识到外部环境处于风雨中,但自己仍然可以越走越好。
绘制了一个矩阵,纵轴是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状态(正面 or 负面);横轴是个体的内部视角,你是积极 or 消极。
微信群中有不少内容属于“纯情绪类”,反复重复“现在更糟糕了”,“你看我之前就认为会很糟糕” … 而没有啥信息更新;其实对群友时间是一种类似刷屏的资源浪费。如果是支撑如何更糟糕的新案例信息,则是有价值的。
面对糟糕的环境,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呢?也许可以拉长时间轴,同时降低期望。每降低一层期望,就感觉路子开阔数倍。
① 降低期望,② 积极做具体的一件一件事情,③ 等待意外的惊喜,是我的一些做法。
非常清晰的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大人们聊到现在社会糟透了。
“什么世道 …” 这句话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断有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