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用手机打电话上网,通常不考虑地域问题,因为全国范围基本都覆盖了高品质的移动通信网络。
但 5G 2B 面向垂直行业的拓展则需要重视地域性问题。
因为 5G 2B 垂直行业的不同场景有差异化网络要求。一方面是性能要求,例如:远程挖矿对时间和可靠性有要求;另一方面是地域要求,例如:远程挖矿主要在矿山挖,不会随便到处挖。
Ericsson Mobility Report 发布了一个垂直行业和地域的映射关系。其定义了三类地域类型:
(1) Local-area 局域网
(2) Confined Wide-area 特定范围的广域网
(3) General Wide-area 类似手机活动范围的广义广域网
可以看到有的行业是三类地域都会有覆盖要求,而某些行业只需要在某一类。
从 5G 2B 商业化角度,短期内同时满足下表所有场景是不现实的,先后顺序的优先级安排会影响 5G 的商业变现效率。

Mckinsey 的一项研究,估算工业 4.0 主题下的四大类用例(制造、建筑与采矿、供应链和农业)在未来十年的 5G IoT 连接需求。
Mckinsey 估计 2030 年,全球这四大类用例会达到 2230 万 5G IoT 连接。
有的读者可能对这个数字会失望,毕竟中国几个大城市一个城市的消费者手机就可以超过这个数字。
我需要提醒:5G 服务工业 4.0 的场景不是简单消费者流量卡。如果运营商真做成差不多,那这块市场的开发显然是很失败的。
Facebook 的日活跃用户(DAU)在 2022Q3 达到了 19.08 亿户,同比去年增加了 6.89%。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这算增幅很低的情况了。
长期以来,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故事更喜欢体现在高增长,不断攀升的用户,带来不断增加的用户停留时长和广告开支等。
继 Netflix 之后,Facebook 也要开始做 “存量经营”,尤其是元宇宙赛道还迟迟不成熟的背景下。
ABI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卫星物联网 IoT 连接收入为 22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到 7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6.6%。
最大的应用类别是车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