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描述汽车就是一个大号的智能手机。汽车上搭载屏幕已经成为主流。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的研究,全球汽车上的屏幕数量将在 2028 年超过 1 亿,这是一个体量够大的数字。
围绕这块屏幕的商机,自然不容错过。
IVI Front (中控屏幕),原本主要用于汽车的驾驶与控制,不太适合做信息娱乐的屏幕。但随着电动车的兴起,在大量充电的时间,或者一些停车等待的时间,这个屏幕的娱乐价值也开始有一定潜力显现。从前排副驾驶角度,这块屏幕也有机会体现消费潜力。
Headrest (后排液晶屏)是放置在前排座椅的头枕后部,或者在前座中央扶手的后部的显示屏,则是专用于纯消费娱乐的屏幕了,但整体占比还是低。

IDC 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3H1 中国汽车云市场整体规模达到 45.2 亿元,同比增长 37%. 其中基础设施部分为 25.6 亿元,同比增长 41.5%;解决方案部分为 19.5 亿元,同比增长 31.5%。
附图 2 是 IDC 对汽车云的概念定义。可以看到目前的汽车云比传统的 “车联网” 概念要宽泛很多,也反映了汽车数字化的深入。
汽车制造商在生产汽车时,就把作为 “神经中枢” 的车联网设备给装配好,通常称之为“前装车联网”。一般包括:主机、车载 T-BOX,手机APP 及后台系统等。
显然还需要至少一个移动网络连接,也有的车型会插入多张移动网络卡。
根据 IHS Markit 的研究,到 2025 年全球前装车联网渗透率为 59.4%,中国则会更加领先,达到 75.9%。
渗透率是一方面,汽车本身的单价和用户感知价值也比较大。业界一般把车联网看成当前最大的一类 IoT 应用。
2020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 CAPEX 合计不到 2,000 亿美元。Dell'Oro 预计到 2026 年将接近 6,000 亿美元。
从细分构成看,美国 Top 4 云服务商将占据到 50% 左右的份额。中国 Top 4 云服务商的 CAPEX 虽然远不及美国,但也将超过全球电信运营商和主机托管服务商。
全球企业客户的 CAPEX 整体保持微增状态,而不是大幅减少。体现了垂直行业企业仍然会大量自建数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