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2 年末 ChatGPT 拉爆生成式 AI 起,之前连续几年大火的(国际市场)SaaS,尤其是工具类 SaaS 面临越来越多的 “质疑”。比如,功能是否太单薄,随时面临新一代 AI 工具代替之类。
回想起热门设计 SaaS 工具 Figma 被 Adobe 200 亿美元收购的案例。事情发生在 2022 年 9 月,如果再晚两个月等到 ChatGPT 上线,可能结果就大不同了。
有时还是很佩服这些交易的时间节奏的。
与此对照的就是微软 Office 系列。MS-Office 系列在过去 N 年长期都是被批评对象。各种创业SaaS 公司,都会从无数个角度来分流 Word、Excel 和 PPT 的某些功能。
由于与 ChatGPT 和 GPT 新版模型的结合,MS-Office 长期以来所遭遇的质疑(比如过于笨重、不友好等)一夜之间消失了 ……
《人类简史》讲过,人类是普遍愿意相信故事的。



BCG 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七家代表性的企业软件(SaaS)公司在近年的收入增长和盈利的关系。
一般来说,比较健康的软件企业会在尽量保持增速(增速也会放缓)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盈利性。但具体几何,其实也是充满争议的。
一些风险投资机构比较推崇 40 法则,即:企业的增长率和利润率加在一起要超过 40%。
安永做了一项研究,跟踪了热门的技术和数字化主题。
其通过跟踪各主体,在 2018~2020.8 的风险投资轮次和交易数量(并购/上市)来看全球热度。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轮次多,说明该主题的创新新玩家多;而并购与上市多,则大致反映该技术被吸纳如所谓成熟实体。
就数量而言,可以看到,热度最高的是:智慧医疗、直播、云游戏、AR/VR、智慧安防、智慧教育。
传统的 SaaS,所谓 Software as a Service,本质还是软件工具。而每一个软件工具的真正运转,企业需要配置对应的员工来操作这些软件。
生成式 AI(Gen AI)在拟人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使得 AI Agent 和 AI Worker 正在变成可能。把 “人力参与交付的服务过程” 给软件化,即 Service as a Software。
风险投资机构 NFX 绘制了一张图。以美国市场为例,B2B SaaS 目前的开支是 2,300 亿美元,而美国企业在知识型劳动力上的支出是 5 万亿美元的体量。
AI 让这两者在进一步重叠,重叠区域就是新兴的赛道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