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RKXT32
不同地区枢纽节点之间的物理层时延
Robin  |  2024-10-27

光缆长度是造成传输时延的主要因素之一,每 1000 公里长度的光纤的传输时延约 5ms。附图来自中国联通,不同地区枢纽节点之间的物理层时延。

对比物理层时延,路由器、网关之间的每次跳转会增加更多时延。

数据来源 中国信通院 中国联通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RKXT32
延伸阅读
卫星 ARK

GEO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距离地球有 22,000 英里,时延大约 700ms,卫星电视是典型的应用。而 LEO 低轨道卫星距离地球 300 英里左右,时延可下降到 40ms。

对比 700ms 基本上就是简单收发类,而 40ms 或者更低的时延,一些互动类应用就可以跑起来了。

LEO 距离近而且单位面积覆盖卫星数比 GEO 多很多,网络传输带宽也会大很多。

CPU 社群

围绕 CPU 和 GPU 的目标任务差别,有研究认为,有非常多的 AI 计算需求,并不需要 “实时性”。从后台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中度延迟(Mid Latency)、低延迟(Low Latency)接近实时(Near Real time)、实时(Real time),计算任务可以分为很多种。

通过 GPU 和 CPU 的组合,可以提升 GPU 任务执行的经济性。

工业互联网 Bain Company

贝恩公司针对美国和欧洲的 500 名工业互联网决策者的调研发现,从 2018 年到 2022 年,开展 PoC(概念验证)的企业增长了 20%。预计到 2026 年,还会再增加 20%。

就 PoC 而言,几乎所有的验证都反馈 IoT 降低了生产成本或提升了收入(30-40%)。

但,另一方面,这些 PoC 项目的规模复制应用进展并不好。五分之四的调研对象反馈,他们的 PoC 项目能规模实施的比例低于 60%。

主要障碍中,项目集成工作过于复杂、IoT 厂家能力不够、全周期支持成本过高是 Top 3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