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车联网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7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 5G 联网功能交付 120.67 万辆,其中,配置独立 T-Box 占比约 50%。
5G 独立 T-Box 供应商方面,东软、均联智行、大陆集团位列前三,份额分别为 26.56%、17.60%、15.98%.
车联网
PwC
普华永道思略特分析做了一项预测,针对各地区互联网车辆的数量和占比。
欧盟和美国在 2030 年及以前就可以实现 70% 的汽车保有量为互联汽车;而中国和日本则会在 2035 年左右。
相差五年的原因,普华永道认为主要是监管压力的差别。以欧盟为例,车联网普及是一个硬指标。而中国和日本的要求会松一些。
5G
OMDIA
5G 的发展不是单纯技术驱动,更像是用例(Use Case)驱动,即:需要去寻找 5G 有啥应用场景,然后用技术手段去满足这个需求场景。
各种 Use Case 层出不穷,哪些商业化早一些?哪些玩一些?
OMDIA 给出其最新观点:
(1) 将 5G 商业化进程划分为三段,2022年及之前为早期;2023-2025 为中期,2025年以后算后期。
(2) 早期的几个场景,场馆是 5G eMBB 的重要场景;而其他几个(资产管理、智慧大厦、工业传感器)都是 mMTC,我认为是 LTE 版本,而不是 5G 版本;因为 5G mMTC 连相关标准的进度还待定。
(3) 2023 年起,大量 5G 大带宽的场景会路线进入商用时间。
(4) 针对实时自动化程度要求高的场景,例如:产业协作机器人。OMDIA 认为要到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