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2 来自 Lee Hanchung 的个人使用评测,针对主流的 Gen AI 大模型会话工具。其从 “深 vs. 浅” 和 “手工 vs. 训练过” 两个维度来评测。
从概念描述看,无论是 OpenAI 和 Perplexity 的描述,都提及,深度研究的过程的数据源来自数百个互联网网站资源。
引发的思考是:可否 “很粗犷” 地认为,互联网网页有相关内容,就可以深度研究。如果网页缺乏相关内容,就不可以深度研究 ?
提醒大家的是,所谓互联网公开内容的页面,从历史页面的角度,其实是在不断减少的。有点反常识哈 ……
Cursor 是目前当红的 AI 编程工具,深受程序员们的欢迎。Bolt 口号更为激进,号称 “一句话生成一个可以跑起来的应用”。
a16z 基于 Similarweb 的数据分析,估算目前全球有 440 万用户在用 Cursor 和 Bolt。
几个思考:
(1) 最开始大家是用 ChatGPT 来生成代码的,而其次是 GitHub Copilot,然后才是 Cursor。反映了哪些问题呢?
(2) “水平 vs. 通用” 是一个经典话题。就编程这个垂直赛道而言,专业人士更青睐垂直性工具,而不是 ChatGPT 这种通用工具。
(3) 拥有全球最大代码库,并占有先机的 GitHub Copilot 貌似正在被边缘化 ?
(4) 各种垂直赛道中,“编程”...
十年前全球音乐处于谷底,传统唱片发行的商业模式遭遇互联网,尤其是盗版的冲击。
随着移动互联网,尤其是付费流媒体的兴起,音乐产业重新找到商业模式的闭环契机。
根据 IFPI 的研究,2022 年全球音乐产业收入空间达到了 262 亿美元,连续第二年超过 1999 年的历史位置。
下图可以算得上一个 “行业级的数字化转型”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