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MRYNHL
企业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应用场景调研(WordPress)
Robin  |  2023-12-14

专业博客和内容网站开源工具 WordPress 的企业客户调研显示,围绕 Web 内容的制作商,企业团队已经在大量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

Top 3 用例为:(1) 设计、插图和图像的创作;(2) 社交媒体内容生成;(3) 文案创作。

从互联网媒介角度,几乎所有素材都是 “内容”,生成式 AI 在内容生成上自然是优势满满。

数据来源 WordPress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MRYNHL
延伸阅读
内容营销 JINGDigital

当下的消费者(2C)或客户(2B)更愿意将信息获取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相比过去,他们更倾向于主动通过互联网搜索自己关注的内容。

随着消费者信息主动权的提升,Outbound Marketing 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而 Inbound Marketing 则通过创造更具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主动阅读,进而达到 “种草” 、品牌植入、获客的目的。

生成式 AI Sequoia Capital

附件 PPT 来自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美国。

图 1:生成式 AI 目前达到了 30 亿美元的收入,大约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而 SaaS 达到类似水平花费了十年。

图 2:CB Insights 统计的已披露大模型相关投资并购案例的数据,大约 200 多亿美元的资金中,有 169 亿美元投向了基础设施,尤其是英伟达的 GPU。

根据红杉资本的研究,其认为过一年一共有 500 亿美元花费在了生成式 AI 上面(包含数据中心配套的机房、供电等)。

500 亿美元 vs. 30 亿美元,是过热了,还是伟大征程的开始?

产品管理 俞军产品方法论 | 中信出版社

Uber 打车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业务是 “用车高峰期动态调价”,尤其是下雪天等极端天气,更高的价格可以吸引到更多司机出来增加运力等。

但此类业务也面临一定的指责,比如价格提升是否合理,会不会借此机会抬高价格等。毕竟供需匹配背后的算法,在消费者眼中,这是一个黑盒子。

读到俞军在滴滴期间也面临的一个类似问题。中国市场在面临此类动态调价做资源配置时是面临很大的挑战的,比国际市场的挑战会大得多。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也面临类似的场景,比如:为高优先级客户提供付费网络提速等。

我们认为此类业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到用户环境的接受度之外,叙事逻辑也变得很重要。所谓 “屡战屡败” 和 “屡败屡战” 会有很大的结果差别。“朝三暮四” 和 “朝四暮三” 也有很大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