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世代的分析角度,国际市场习惯将人口按年龄阶段来进行划分。例如:婴儿潮世代(目前 59 - 79岁),Z 世代(目前 12 - 28岁)。中国市场更习惯用 70后、80后、90后这样的年龄分层来划分人群。
Ipsos 人口世代报告 2024 更新版的研究发现:对比婴儿潮世代不同国家的较大差别,Z 世代在压力和孤独感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疫情、还有社交网络产生的 “同辈压力” 等让各国的 Z 世代 心态不是那么积极。

华尔街日报绘制了两张图展示了中美两国在劳动人上最近七十年的变化。
由于统计口径有差别,中国选取 15~59 岁年龄段,2010-2020 这十年劳动力人口已进入净减少状态。
美国 16~64 岁年龄到人口还在继续增加,但增幅也大幅放缓。
劳动力占比是社会运转的底层指标,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赞同图一中间那位的做法;其也认识到外部环境处于风雨中,但自己仍然可以越走越好。
绘制了一个矩阵,纵轴是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状态(正面 or 负面);横轴是个体的内部视角,你是积极 or 消极。
微信群中有不少内容属于“纯情绪类”,反复重复“现在更糟糕了”,“你看我之前就认为会很糟糕” … 而没有啥信息更新;其实对群友时间是一种类似刷屏的资源浪费。如果是支撑如何更糟糕的新案例信息,则是有价值的。
面对糟糕的环境,如何保持积极心态呢?也许可以拉长时间轴,同时降低期望。每降低一层期望,就感觉路子开阔数倍。
① 降低期望,② 积极做具体的一件一件事情,③ 等待意外的惊喜,是我的一些做法。
非常清晰的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大人们聊到现在社会糟透了。
“什么世道 …” 这句话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断有听到。
Financial Times 基于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数字绘制了两张图。图一是中国自 1994/95 以来的 GDP 增速的预测值和实际值。
图二是中国 GDP 增幅的构成变化。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三者对经济增长比例的贡献一直在变化。
也可以有多种角度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