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数据存储
The Economist
从整体视角看,数据可能存储在消费者手中,通常在你的手机中,或者家里的硬盘;数据也可能存储在公司的软硬件环境中。
根据 IDC 的研究,未来几年会有更多数据存储在公有云之上,2025年有接近一半的数据总量会在云端。
留意几个细节:
(1) 此处是百分比,即相对份额;实际上任何一部分的数据绝对值都在迅速增长,看一下你手机中的照片即可验证;
(2) 企业侧数据的整体占比并不太大变化;公有云挤占的份额主要来自消费者侧 —— 这个比例值得思考。
东数西算
百度指数
从百度指数看,“东数西算” 词条在媒体的热度最高点位于 2022 年 2 月,然后就持续下行。
一般来说,百度指数大致反映了舆论,或产业界讨论的声音。
东数西算的相对 “遇冷” 的可能原因:
(1) 东部省份都希望建设并运行属地的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并无太大动力把计算和存储功能放到西部省份;
(2) 从前段时间媒体热议的 “视频网站主动下降码率,降低清晰度” 话题看,计算和存储的价格因素不是最显著的,而网络流量的价格才是显著的。
(3) 东数西算理论上需要大量的网络链路来传输数据,而跨省链路的成本是昂贵的。
#算力和网络流量哪个贵?
能源
WSJ
读到一张很有趣的图表,WSJ 以美国市场为例,展示了 1950 年以来,煤炭在美国的应用场景。
1950 年煤炭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焦化厂等工业应用,还有就是居民和商用楼宇(取暖做饭之类),以及部分交通运输。铁路电气化之前,煤炭是火车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
1950 ~ 2008 年前后,煤炭的最大应用场景是发电。随着新能源、天然气以及核能的兴起,煤炭在发电的应用也日趋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