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IoT
Analysys Mason
物联网(IoT)的应用历史由来已久。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提得足够久,那个时候所有的 IoT 应用都是侧重于简单的连接和控制功能,采集到的数据通常也保存在企业内部的某台服务器上。
随着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需要实时数据分析型 IoT,并且整个应用是托管在云端的主机之上的。
Vodafone 和 Analysys Mason 针对全球多个行业的 IoT 应用开发者调研表明:(1) 58% 的应用已经将 IoT 数据与分析平台在一起使用;(2) 59% 的 IoT 数据存储在云端。
而着眼未来,几乎所有的调研对象都认为 90% 的 IoT 数据会和大数据分析在一起,并且存储于云端。
这个调研结论意味着:纯 IoT 网关等系列服务商,可能面临一种不对称的竞争态势,即公有云巨头会拿走大部分基础设施类的合同。
IoT
Counterpoint
Counterpoint 预计全球物联网连接中 eSIM 的数量在 2023-2030 的年复合增长 CAGR 可达 43%。2030 年将有 22 以物联网连接支持 eSIM,占到整个蜂窝物联网连接数的三分之一。
中国大陆目前有规模非常庞大的物联网连接,但在 eSIM 上支持程度低。
IoT
Counterpoint
Counterpoint 预计全球物联网连接中 eSIM 的数量在 2023-2030 的年复合增长 CAGR 可达 43%。2030 年将有 22 以物联网连接支持 eSIM,占到整个蜂窝物联网连接数的三分之一。
中国大陆目前有规模非常庞大的物联网连接,但在 eSIM 上支持程度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