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在工业、交通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也是 AI、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推进的典型用例。
根据研究机构 IoT Analytics 的分析,预测性维护从 2016 起到 2026 年,大约时间时间可从一个小众话题成长为一项杀手级应用。
其中,2016~2021 这五年,预测性维护已经从一个不确定的、独立的利基用例转变为一个快速增长的、有不错投资回报率(ROI)的应用。
预计到 2026 年预测性维护市场将达到 282 亿美元。
附图中的几项指标:市场空间、玩家数量、ROI、数据源、集成模式、最终用户,也很好的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差别。

研究机构 IoT Analytics 基于 2020 年全球 1,440 个公开物联网项目(不包括消费级 IoT 项目,例如: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对比 2018 年的占比进行关联分析。
物联网应用的前五名来自:(1) 工业制造;(2) 交通出行;(3) 能源;(4) 零售;(5) 智慧城市。
Mckinsey 认为大部分工业企业虽然都部署了大量的信息系统(ERP、BI、CRM、MES 等),但数据利用率普遍偏低。绝大部分企业要么停留在通用工业软件基础应用上,要么陷入数据分析的试点陷阱,并没有享受到数字化和智能化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
Mckinsey 认为流程行业在智能化推进的 “组织和能力建设” 方面投入普遍不足。除少部分企业开始筹建数字化推进组织并进行能力培养外,大部分企业仍按兵不动,寄希望 “购买” 成熟的解决方案,致使人才、技能和知识的缺乏持续成为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挑战。
2022 年中国的电动汽车产生走上了一个新台阶。特斯拉和比亚迪均走出其最高的产能记录。
从九月数据看,特斯拉单月突破 8 万辆,比亚迪(纯电动车)单月产能突破 9 万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