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E9R4CD
电信运营商自有品牌 OTT 订阅视频业务
Robin  |  2020-07-11

OTT 视频业务持续保持高增长,其中包括来自用户付费的流媒体业务。

根据 OMDIA 针对国际市场的研究,92% 的订阅用户还是来自诸如 Netflix 等互联网 OTT 视频网站;来自运营商自有品牌的份额为 7%。

对运营商来讲,有两种典型策略:

(1) 大部分运营商会采取与互联网 OTT 视频合作的方式,提供一种业务捆绑;

(2) 以 AT&T、Comcast 为代表的强势运营商则会推出自有品牌 OTT 视频业务。

就中国大陆市场,我们认为运营商可以双管齐下,因为市场足够大,而且内容这个东西其实不太容易 “同质化”,每部戏有每部戏的玩法,每个大 IP 有自己的粉丝群体,粉丝之间还时常发生 “激烈斗争” 的行为。

运营商应对 OTT 视频市场进行精准的分解,然后逐个采取差异化的运作策略,即:OTT 订阅视频不是一个业务,而是一群业务。

数据来源 OMDIA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E9R4CD
延伸阅读
剪刀差 Ericsson

翻出一张旧图,大约十年前 Ericsson Business Review 的一张图:业务量与收入渐行渐远的“剪刀差”示意图。

十年后,结合工信部官方数据,完美验证这个预测。

当然,业界同仁并不喜欢这个“剪刀差”。

短信 GSMA

GSMA 的一项研究,估算了全球短信的业务量,并和 Facebook 旗下 WhatsApp 进行了比较。

显然 WhatsApp、微信这类 OTT 消息的使用频次会远大于短信。但细细思考短信的体量,并考虑到其单价的相对稳定性,仍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生意。

GSMA 估计全球每月点对点 SMS 为1880 亿条,应用到个人 A2P 短信为 1390 亿条。

两者求和一年总短信量为 39240 亿条,假设短信单价为 0.05 元/条,则收入空间为 1,962 亿元。

基于短信载体的增值业务、管理服务等此处就先不算了。

体育赛事 data.ai

附图来自 data.ai,其归纳了 2022 年全球 OTT 视频应用周平均下载量。

data.ai 认为从新用户发展角度,重点体育赛事的独家报道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虽然版权转播费用价格不低。

在美国,2022 世界杯引发了 Peacock TV 和 Fubo TV 使用量的大幅增加。NFL 也推动了 Peacock TV、Paramount Network 和 Amazon Prime Video 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