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ChatGPT 从 2022 年底迅速爆发期,我们即开始思考其用户潜力到底有多大?访问量增速是比较好的客观指标。记得 2023 年前四个月,其访问量增速在迅速放缓。5 月之后,则开始进入下行区间。
2023 年 9~10 月起又开始有上升。有声音认为回升的原因是因为开学了,学生又开始需要做各种作业了。结合最近的情况,可基本认为 ChatGPT 的增长已基本停滞,进入一个平稳的状态。
生成式 AI 的大火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那么我们看一下整体 Gen AI 消费类 Web 产品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图 2 来自 a16z 的研究,月访问量超过 1 亿次的只有三款应用,分别是 ChatGPT、Gemini 和 Character.AI。而其他排名考前的应用,访问量要低非常多。
从产品规划和产品经理角度,ChatGPT 是一款优秀的应用型产品,交互体验足够简单,服务宽度也足够大(足够通用),算得上 “很大众” 的产品了。
而其他所谓头部 Gen AI App 访问量能到其 5% (不到一亿月访问量)看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就短期而言,生成式 AI 消费端新产品的发挥空间可能会远低于预期。


附图对比了智能手机(2007-2010)、平板电脑(2010-2013)和生成式 AI(2022-2025)在美国前四年的用户增长情况。
直观感觉就是生成式 AI 势头很猛,比智能手机还厉害。
但可能这是错觉,为什么呢?
因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商业模式是清晰的,每一部手机都是用户花钱购买的。而生成式 AI 的 App 付费率和存续率情况要落后得多。
以 2023 年 2 月访问量为例,AI Chat 类的相关应用中,ChatGPT 和 Bing 搜索引擎的月度访问量在 10 亿次以上。
微软的 Office 365 配套的 Copilot 系列仍处于很小的流量规模。
全球通用 AI 工具的日均访问量在 2025 年 4 月底接近 2.5 亿次(visits),从分布看 OpenAI (ChatGPT 等)仍然处于绝对大头份额。
有趣的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对比 3 个月前的份额,OpenAI 最近的份额貌似还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