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CNBK2Q
#YC# 初创企业团队必须要有一位明确的领导,而领导地位的明确过程也是一个“夺权过程”。
Robin  |  2019-10-17

以作者参与的那期 YC 校友公司为例,在 YC 孵化器期间,30家公司里至少6家发生了激烈的夺权斗争。

Y Combinator 合伙人 Geoff Ralston 这句话很经典:人不会真正改变,他们只是成了更好的演员。

数据来源 《混乱的猴子》中信出版社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CNBK2Q
延伸阅读
大模型 Martian

生成式 AI 发展大趋势下,各种大语言模型(LLM)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 OpenAI 的 GPT 和 Google 的大模外,还有各种开源模型。在 Hugging Face 上宣称有 30 万种模型可供选择。

对于应用开发商而言,一种主流的手段就是像使用云计算算力一样,通过互联网 API 去调用大模型服务商的模型能力,然后按照使用次数去付费。

由于不同大模型的计算质量以及品牌有差别,此类 AI 算力服务的价格也差别很大。例如,GPT-4 会比 GPT-3.5-Turbo 贵 30x 倍;GPT-4 比其他某些模型服务商贵甚至 100x 倍。

这就给应用商带来一个问题,对于 “普通的计算请求” 是否也需要用 “很贵的 GPT-4” ?可否用便宜一些的其他模型服务来代替 GPT-4。

创业公司 Martian 就在走类似事情,其提供了...

创业 《混乱的猴子》中信出版社

“初创企业”就是这样一个词。

今天好多朋友参加或转发了 YC China 的首次 Demo Day;对比美国 YC (早期)的玩法感觉有很大的不同。

图 5-7,源自《混乱的猴子》。有两三个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其参加 YC 孵化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初创企业”的特征:

⑴ 三个创始人即全部员工,没有其他雇员;

⑵ 到最后 Demo Day时,很少有团队可以拿得出产品的小样出来;

⑶ 加入 YC 时没有投资,或获得过少许投资;

⑷ 公司成立的时间短,这本书的作者是被 YC 录取后才从前东家处辞工;公司注册所需填写各种表格,都是 YC 给的文件模板。

对比 YC China 今天项目可以看到定位有不同:年收入...

AI CB Insights

已上市的大型科技对初创公司的收购是一种经典的市场策略,尤其是硅谷公司。

AI 作为热门主题自然也是重点。附图是 CB Insights 统计了 2010-2020 期间,Apple、Google、Microsoft、Facebook、Intel、Amazon 六大科技巨头在 AI 领域的投资并购交易次数。

目前大火的 Open AI 最初是定位 “非盈利机构”,2019 年接受微软 10 亿美金投资,重组为一家 “有限盈利 capped-profit”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