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段非常精彩的案例,关于从愿景到实现的故事。
初代 iPhone 到底是配置物理键盘,还是触摸屏,Apple 内部争论不休。
营销团队坚持要配备类似黑莓的键盘。但乔布斯坚持要大触摸屏。因为之前有键盘的手机都是给商务人士用的,商务人士只要是用来写邮件。
而 iPhone 定位是普通人的,这些人要用 iPhone 来看电影的,屏幕需要能横过来。而黑莓手机屏幕横过来是没有意义的。
当时的触控板输入技术体验极差,技术上面临可行性问题。
经常我们在新业务规划好是会面临类似情况,即:好的愿景与实现路径的冲突。因为实现上可能搞不定,进而愿景置顶也许就是错误之类。
Tony Fadell 他们没有陷入无穷尽的争吵中,而是以每周一个频次的强度让软件和硬件团队来做技术原型。大屏输入即和硬件有关,有好的软件有关。比如,每个键盘是放下手指时被激活,还是举起手指时。按键音怎么样做反馈会让输入者更有感觉…
通过一遍一遍改进算法,八周后 Tony 团队给出了样品,愿不完美,但也接近预期。iPhone 产品部门认为解决了可行性,但营销部门还是认为有键盘才好。
这事儿是没有数据支撑的,到底是有键盘好,还是没键盘好。经过数周争论,乔布斯一锤定音:“用无物理键盘的方案。所有人要么齐心协力一起干,要么现在就走人”。然后营销团队就不反对了。
从此以后,智能手机都没有物理键盘了 …








创业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对接,应精确到具体合伙人,而不是机构。
B2B 很多时候是 Business Person - to - Business Person。
Professional Services 类工作很多时候都面临类似问题,业务最终是落到人头上,而不仅是组织。例如:管理咨询、律所等。风险投资行业则会更加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