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各地建设与发布的 5G 手机和 5G 网络是以 Rel15 标准为主;2020 七月初 3GPP TSG #88 会议宣布 5G R16 标准冻结,这是 5G 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产业界,尤其是垂直行业,对 5G 关注最大的一些新功能特征需要在 Ref 16 才得以正式体现:
(1) V2X (Platoonning, 自动驾驶, 远程驾驶)
(2) 工业互联网
(3) uRLLC (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
(4) 用于非授权的 5G NR
(5) 对网络能力 API 的系列增强
(6) 5G 效能方面的增强
从一线 5G 2B 销售和方案落地角度,我们如何看待标准的影响?
(1) 标准确定 -> 产品开发 -> 商业化落地,对这个周期应有足够的预期,不会很快;
(2) 至少两年内的直接销售合同是不能直接指望 Ref16 这些特征;但并非目前的 5G 就不可用,例如:5G Ref15 eMBB 专网用于某些工厂环节;
(3) 很多朋友关心 “纯 5G 版” 的 5G-V2X,Rel16 正式开始基于 5G NR 的 V2X 研究,Rel16 的 V2X 包含 LTE V2X 与 5G NR V2X 的系列用例。从一线可销售角度需充分考虑这个时间周期以及难度。可对比一下 LTE V2X 的商用现状,其是 Rel14 标准进入的,那还是 2017 年。


附图是迪士尼近年运营利润各业务单元的贡献。
媒体网络(迪士尼电视频道等)贡献了接近一半的运营利润,主题公园及衍生品开发也贡献了相当比例。而最核心的内容创意工作室(IP设计、电影、动画片制作)贡献的比例则非常之少了。
一般来说,企业会把收入贡献最大的部分描述为“主业务/主打产品” 之类,显然这个词不太适用于迪士尼。
我觉得迪士尼工作室可以被描述为一种 “基石业务” ,直接收入贡献不一定大,但是其他衍生业务的基础。
面对 5G 时代的商业创新,也许迪士尼的结构会有启发,尤其是面临类似这种局面:⑴ 宏观看很大的一个话题;⑵ 切入点部分收入空间又不大。
随着 iOS 每个版本的升级,以及开发商资深的功能和管理要求,应用程序的大小正在不断放大。
根据 Sensor Tower 的数据,美国 5 月份下载量排名前 10 的 iPhone 应用程序大小基本是五年前的四倍,需要 2.2 GB 的存储空间(仅应用程序,不包括安装后新产生的内容下载)。
从这个角度也看出网络升级的需求,五年前全球是 4G 网络,现在全球主要也还是 4G 网络。
如果网络不升级,而应用大小增长了四倍,消费者感觉网络变慢也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