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和 BCG 基于 750 名咨询顾问使用(或不使用)ChatGPT 在指定工作任务的测试中,有如下发现:
(1) 如果是产品创新想法的提出类任务,使用 ChatGPT 可提升 40% 的效率(对比对照组);
(2) 但如果是业务问题解决类任务,使用 ChatGPT 反而会差 23%(对比对照组)。
注:此处的 “业务解决类任务”,例如,参与者根据业绩数据和对高管的访谈,找出公司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


围绕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临时想到一个角度:也许 Chat 才是核心要素。
产品的命名,一方面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另一方面,也代表产品创始人的深入思考。
我们以上一代杀手级应用微信(WeChat)和当前正火的 ChatGPT 为例。两者的共同要素就是 “Chat”,而前者是 We(群众)人来驱动;而后者是 GPT,大模型 AI 驱动。
附图以 Google Trends 查询相关几个关键字的热度变化。OpenAI 在推出自有应用 ChatGPT 之前,已经支持了多个合作伙伴试水生成式人工智能。
虽然这些前期的应用貌似也不错,但影响力和 ChatGPT 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侧面也体现了,“用户入口” 级应用的巨大威力。
另一个观点是,即便是最好的大语言模型...
作为全球头号管理咨询公司,因为其并不是上市公司,也就不对外披露收入情况。
经济学人基于福布斯的数据,绘制了一张收入估计的图表。
自 2010 年以来,麦肯锡的收入保持了稳步的连续性增长。从 2010 年的 70 多亿美金发展到了 2019 年 突破 100 亿美金。
对比一些绝对体量更大的咨询公司(比如:埃森哲)因为会包含很多 IT 规划和系统实施的工作。
麦肯锡的收入更多是来自管理顾问的服务交付,可近似认为是 “纯人力输出” 收入规模及人均价格最高的组织之一。
KMPG 和澳洲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大学开展了一项调研,针对 AI 时代,民众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度话题。这项调研覆盖了 17 个国家和 17,193 受访者。
在 AI 的应用类别中,AI 用于医疗的民众信任度是最高的,AI 用于人力资源的信任度则最低。
从不同国家看,印度和中国的受访者对 AI 的信任接受度是最高的,北欧和日本则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