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朋友讨论,5G 来了速度很快,是不是我家里的固定宽带就可以不安装了?
即便是电信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有讨论 5G eMBB 对固网光纤宽带的代替关系。
一般来说,在某些局部地区,比如:乡村偏远地区,固网光纤入户困难,当然 5G 会很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但大部分场景还是移动网络没法和固网对比的。
无线网络是有限的,有线网络是无限的 —— 这句话在 5G 时代仍然成立,原因是人民群众对屏幕内容清晰度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相对有限的网络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
北美地区有一部分 FWA(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案例,通过 5G 毫米波来实现家庭用户固网光纤代替;这背后也需要留意,只在某些场景下,经济账才算得下。
下图是 Cisco VNI 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有些整体性认识,2018 年全球所有互联网流量是如何构成的。
相信读者看了这个张图,就会理解 “有效补充” 四个字的含义。

用户每个月的月均消费流量(DOU)是移动通信行业的重要指标,也侧面反映了该地区用户互联网访问的重度程度。
根据 OMDIA 的研究,马来西亚的户均流量是最高的,每月接近 20 GB。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印度基本上在 10 GB 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完整的画面还得结合家庭固定宽带的普及率情况。发达地区用户很大比例会使用固网 Wi-Fi。这也是为什么通信网络最发达的几个国家 DOU 并不是很高的原因。
基于工信部发布的 2023 年前十个月的统计数据,我们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固定宽带、移动通信、互联网企业收入的情况。
无论是固定宽带,还是移动电话,在全民普及的当下,基本上反映了各地区人口的构成,也大致体现了 “花钱” 的构成。(虽然不同地区花钱多少也有差异)。
而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分布则体现了谁在 “赚钱”。
花钱区域构成 vs. 赚钱区域构成
OMDIA 估计 2020 年亚太地区的移动通信收入增长率为 -0.9%,因为新冠疫情,很多居民流动性和移民行为减少,以及商务人士的漫游费用也减少许多。
面向 2020~2025 年,OMDIA 预计亚太地区移动通信业务的复合增长率为 1.6%。
从收入类型看,非短信的数据业务(Non-SMS)保持持续上扬态势,SMS 和话音会进一步减少。需要留意的是,即使到 2025 年,话音业务的绝对体量并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