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IoT Analytics Research 的市场研究,称呼自己是 “IoT Platforms” 的公司从 2015 年的 260 家增加到 2019 年的 620 家(翻了两倍多)。
物联网平台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但仍然偏低,Top 10 在 2019 年市场份额不到六成,远没到二八原则那种经典科技赛道的状态。
2017 年的 450 家物联网平台中,有 47 家终止运营,70 家被收购。在收购的这 70 公司中,有 22家保持了独立运营。于此同时,又有 265 家新平台的产生,使得物联网总数达到 620 家(2019)。
IoT Analytics Research 提及一点:有一些小型的物联网平台公司其实是盈利的,仅服务 4~5 家客户,公司团队大约 20 人左右。
给我们的启示是:(1) 集中度比较散的市场,巨头不太容易 “一统天下” 小型创新团队容易有生存空间;(2) 对于巨头来说,生态系统运营是比较好的市场策略。




附图是中信建设证券整理的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份额变化。
中国蜂窝通信模组厂商主要包括移远通信、广和通、日海智能、有方科技、美格智能、高新兴等,海外厂商包括Sierra Wireless、Thales、Telit 等。
从趋势看,中国厂商的份额正在持续扩大。
Nielsen 监测数据显示,美国 2024 年 2 月大屏电视市场的整体收视率(包含成人和孩子)份额中,流媒体以 36% 份额位居首位,有线电视和广播电视份额分别为 29.6% 和 20.0%。
流媒体板块内部则呈现了一定的碎片化,排名靠前的 YouTube 和 Netflix 分别拿到 8.6% 和 7.9% 的份额。
美国市场的启示时,由于内容的极大丰富性和消费者口味差别极大,大屏内容是一个市场集中度并不高的市场。
风险投资机构 Altimeter 绘制了一张图对比了目前云计算和生成式 AI 技术栈的收入规模。
云计算是一个倒三角,应用层大约 4000 亿美元,基础设施层 2000 亿美元,半导体芯片层 500 亿美元。
这个结构看起来是健康的,因为最终企业用户,尤其是各行各业和最终消费者会为应用付费。应用服务商获得了收入,才有能力去购买云基础设施(AWS、Azure 等)的服务。进而,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也有财力去购买更多服务器的芯片。
生成式 AI(Gen AI)目前的状态则正好相反,半导体 GPU 层面有 750 亿收入,而 AI Infra 只有 100 亿美金,Gen AI 应用层则只有 50 亿美金左右。
这是否合理,见仁见智了。
